文|閏土的叉
編輯|閏土的叉
自從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幾乎是全方位的遭到西方國家“制裁”。
很長時間以來,大多數西方國家都迫于壓力不敢公開展對。
然而,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朝鮮可能派出的數萬大軍時,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名字出現在援助俄羅斯名單上。
這是繼朝鮮之后第二公開出兵俄羅斯的國家,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他都是中國的“好兄弟”。
現如今這個小兄弟的公開站隊,無疑讓中國精心維持的平衡姿態,面臨前所未有的難堪。
畢竟這步棋,下得實在太出人意料了。
7月6日,根據外媒報道稱老撾準備派遣軍隊前往俄羅斯,協助俄軍在庫爾斯克地區對烏克蘭進行軍事行動。
此消息出于立即在國際上引起一片嘩然。
畢竟,老撾一旦確定出兵,這將是東南亞國家首次在俄烏沖突中,公開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
有人對此預測,老撾的介入很有可能標志著萬象和莫斯科之間的聯盟逐漸加深。
但很快一個更讓人意外的消息再次被爆出,因為老撾的“援軍”,只有區區五十人。
五十名軍事工程兵被派往俄庫爾斯克地區,但他們不是去沖鋒陷陣的,因為他們的任務清單寫得明明白白:
排雷、清理炸彈、修修補補、救死扶傷。
或者換句話說,老撾這次軍援這與其說是增援,不如說是一次后勤領域的“技術扶貧”。
對比一下朝鮮那邊,首批12000人,后續可能再加3萬,并且朝鮮士兵個個都是能上戰場的硬角色。
對此也有不少人笑成:“老撾這五十人丟進龐大的戰局里,估計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但玩笑歸玩笑,因為這50人恰恰是關鍵,這五十人不是用來打仗的,而是用來“表態”的。
換句話說,這50人更像一封公開的效忠信,用最小的成本向世界宣告:“我,老撾,跟俄羅斯站在一起。”
別小看這支隊伍,里面不乏熟悉俄式裝備的老手,或許到了戰場上,真到了后方多少也能幫上點忙。
只不過面對老撾這般舉動也不免讓人好奇,他的付出又能換回俄羅斯多少回應呢?
其實老撾這么做,不是一時頭腦發熱。
畢竟這份情誼,根子埋在蘇聯時代,那時候,莫斯科就是老撾軍隊的“老大哥”,手把手地教,成批地送裝備。
直到今天,老撾軍隊里八成以上的家當,都還刻著俄羅斯制造的印記,這些年,兩國更是走得火熱,協議也簽了一大堆。
所以,派兵更像是這份“鐵桿”友誼的延續。
但光有情分,恐怕還不足以讓一個窮國挪動腳步,畢竟老撾自己的日子,也是過得相當緊巴。
國家一年到頭的產值還不如中國一個大點兒的縣城,工業底子薄得像紙,外面還欠著一屁股債。
所以來說,老撾這一行為更像是一場心照不宣的交易。
俄羅斯被西方制裁得喘不過氣,急需朋友撐場面。
而老撾,則眼巴巴地盼著能用這點軍事姿態,換回實實在在的好處,拿一點過冬的能源,修路的投資,甚至是減免一些快要還不上的貸款。
畢竟這些“小恩小惠”對一個快被錢逼瘋的國家來說,無異于救命稻草。
現如今的烏克蘭戰場,早已不是單純的國與國之戰。
仔細看會發現戰壕里的人越來越雜,俄羅斯損失慘重,正滿世界地“搖人”,從非洲到亞洲,用高薪和國籍作誘餌,把一群群渴望改變命運的窮苦人,變成了炮灰。
烏克蘭那邊也一樣,根據外媒消息報道稱,烏軍的傷亡數字已經高到嚇人,國內征兵越來越難。于是雇傭兵市場也異常火爆。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雇傭兵”的身份都得打個問號。
比如那些涌入烏克蘭的“波蘭雇傭兵”,不少人懷疑,他們撕下偽裝就是波蘭的正規軍。
同樣在烏軍后方,大批北約的“顧問”和“技術專家”,實際上扮演著指揮官和情報官的角色。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這些披著各種馬甲的隱形力量,烏克蘭的防線可能早就崩了。
或許在未來,戰場上的主力恐怕不完全是烏克蘭人自己了,而是一支由各國“志愿者”和“雇傭兵”組成的“國際縱隊”。
再回到老撾出兵俄羅斯這件事上,他的主動發聲自然也是點燃了烏克蘭的怒火。
基輔痛罵俄羅斯“拉幫結派”,想把戰火燒向全球,把老撾和朝鮮一起釘在“幫兇”的恥辱柱上。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老撾這五十個工兵和朝鮮的作戰部隊根本不是一回事。
然而,真正感到尷尬的或許是中國。
之前,中國和老撾可以說是“同志加兄弟”,兩國不僅挨著,一條高鐵線路從云南直通萬象,更是標志著雙方是“一帶一路”上的親密伙伴。
說句實話,中國是老撾最大的金主,是最重要的貿易對象之一,在俄烏問題上中國的態度一直以來都保持著中立,避免公開選邊。
但老撾在這個節骨眼上公開站隊俄羅斯,難免會讓外界產生聯想,甚至被誤讀為背后有中國的默許。
這一下,讓中國精心維持的平衡姿態,變得有些難堪,甚至生出些許“穿小鞋”的暗戳戳態度。
但會在老撾自身上,他們被中越泰這些強鄰包裹著,它的生存哲學,似乎向來是在夾縫中找平衡。
它很清楚,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它一邊緊靠中國,一邊也積極地跟俄羅斯、日本甚至印度拉近關系,試圖在中美對抗的渾水里,為自己找到一個最安全的位置。
這次出兵既是對俄傳統的延續,也是一次在國際舞臺上“刷存在感”的嘗試,畢竟,以它全國僅6萬人的軍隊規模,想當“玩家”是沒戲的。
這種小國的選擇,究竟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大國博弈的浪潮推到了臺前?這背后的盤算,恐怕只有老撾自己清楚。
全球秩序正在分裂,大國忙著鞏固自己的陣營,小國則被迫在大國之間尋找活路。
俄烏沖突早已超越了國界,代理人、雇傭兵、以及那些身份可疑的正規軍,共同把戰局攪得越來越渾。
老撾這50名工兵,就像投入渾水的一顆石子,它激不起滔天巨浪,卻讓所有人看清了,這潭水到底有多深,多渾。
那么對于老撾的選擇,你有什么看法呢?
參考資料: 1.聯合早報:《克里姆林宮試圖將老撾卷入對烏克蘭的戰爭》,2025-7-8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