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媒體報道稱,接近克里姆林宮人士稱,俄總統普京確信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優勢正在增強,烏克蘭的防御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崩潰。
從2022年2月24日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三年半,烏克蘭的崩潰一說從來不是新鮮事,但烏克蘭沒有崩潰,俄羅斯的日子卻愈發不好過。
不僅僅是經濟、軍事,俄羅斯賴以自豪的人員優勢也不復存在,一些數據顯示,俄羅斯有些末路窮途了。
7月10日,《經濟學人》稱,俄軍發動的夏季攻勢是迄今為止損失最慘重的,自5月1日以來,已有超過3.1萬名俄軍士兵陣亡。
《經濟學人》還指出,自全面戰爭開始以來,截至2025年7月初,俄羅斯已損失90萬至130萬人,其中死亡人數為19萬至35萬人。
過去一年,俄羅斯每陣亡一名士兵,僅獲得0.038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這個速度,要征服整個烏克蘭,俄羅斯還需要89年,要完全奪取烏東四州,必須不間斷的進攻到2029年2月。
軍事分析人士認為,由于裝甲車輛的消耗和兵力的短缺,今年夏天可能是俄羅斯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最后一次機會。
現在,俄軍在蘇梅、扎波羅熱,甚至最熱的波克羅夫斯克(紅軍村)方向都未能取得大幅進展。
俄羅斯不惜代價發起進攻,試圖奪取烏克蘭更多領土,現在看來似乎中了烏克蘭的“圈套”,烏克蘭不斷摧毀俄羅斯支撐戰爭的能力,削弱俄軍的人員和裝備,俄羅斯的人員終于不夠了。
裝備損失、經濟壓力、通脹,資源已經耗盡,一個個壓力點都出來了,俄羅斯有些步履蹣跚,但俄羅斯仍以歷史為參考,堅信將贏得勝利。
最忌諱的就是按照歷史“刻舟求劍”,最終一地雞毛。
戰爭持續三年半,俄羅斯人員面臨匱乏,不得不提高動員獎金,甚至到處借兵。
此前,東北亞國家出兵1.2萬人,傷亡超過6000人,如今,該國家準備再借兵3萬人。
車臣方面,也考慮再次出兵,但是有條件,必須讓卡德羅夫的三兒子亞當接班。
而東南亞的老撾也被拉進來,準備派遣50名工兵前往庫爾斯克,相當于表態度。
俄羅斯不僅大量動員自己的公民,監獄也清空了,還搞了不少非洲等地雇傭軍,東北亞國家又要拉3萬精兵,甚至老撾的50人都不放過。
正所謂,“蚊子肉也是肉”,到處借兵湊人數,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還有一個數據,自2022年2月24日以來,俄軍至少有6606名軍官陣亡,平均每周新增63人,不僅兵不夠,軍官也不夠用了。
不看經濟,不看裝備,單從俄羅斯引以為傲的人員上看,俄羅斯已經不可避免的走下坡路了
最近,歐盟開始規劃2028-2034年援烏計劃,計劃再給1000億歐元,法國和英國要堅決捍衛二戰以來的國際秩序,德國要全力支持烏克蘭獲勝,歐洲似乎只有一個目標:支持烏克蘭打贏。
歐洲導彈集團時隔15年再次恢復導彈生產,特朗普可能對俄羅斯實施制裁,這一連串事情都釋放一個信號:俄羅斯大勢已去,有些末路窮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