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披露,繼朝鮮派兵庫爾斯克排雷后,俄羅斯又與老撾達成一項協議,老撾將派遣一支50人的工兵小隊,到庫爾斯克州進行排雷工作,還將為受傷的俄軍提供免費康復服務。那么,如何看待這一消息?老撾又為何愿意援俄?
基輔《獨立報》報道
在烏克蘭看來,俄羅斯是打著排雷的名義,拉更多國家入場。
這一說法不無道理。庫爾斯克是俄烏交鋒的前沿陣地,雙方在此鏖戰數月,埋下了不計其數的地雷,即便是俄軍自己埋的雷場,都記不清了,更別說烏軍了。
如今庫爾斯克已收復,盡管俄軍已清理4.2萬公頃土地,并銷毀44.3萬枚爆炸物,但仍有超過110個居民點深陷雷患,嚴重危及平民安全與軍事效率。而老撾工兵的到來,不僅能幫助俄軍盡快排雷,還能釋放更多俄軍,集中更多兵力參加前線戰斗。
老撾的行動看似突兀,其實一點也不奇怪。作為全球少數幾個社會主義國家,老撾和俄羅斯關系一直不錯。2019年,老撾從俄羅斯采購了一批雅克-130教練機,還向俄羅斯移交了30輛保存完好的T-34坦克。此后,兩國頻繁舉行聯合軍演。
金磚領導人喀山峰會普京會見老撾主席通倫·西蘇里
去年10月,普京在金磚喀山峰會上與老撾主席會面,稱雙方關系已達到戰略伙伴水平。今年5月,老撾主席親自赴俄參加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祝活動,老撾人民軍儀仗隊也亮相紅場閱兵。兩國還更新了軍事合作協議,包括參與演習和排雷。這為老撾派兵排雷提供了基礎。
當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是以利益為出發點,老撾派兵也是因為俄羅斯先做到位了。目前在越南地下,仍有8000萬枚未爆彈藥,威脅著25%的可耕地。按照目前的清理速度,至少需要100年才能徹底清除。
要問老撾為何有這么多未爆彈藥,恐怕就要找美國好好說道說道了。越戰期間,美軍在老撾進行了58萬次轟炸,投下2.7億枚集束炸彈。美國雖然承認自己有責任,但也只是光說不練,直到2016年才道歉并提供9000萬美元賠償,還是分期支付。
反觀俄羅斯,從2018年開始就幫助老撾排雷,至今已完成6次人道主義行動,清理超過190公頃土地,銷毀3500多枚啞彈,并為老撾培訓136名專業掃雷兵。
俄羅斯曾幫助老撾排雷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著意提高老撾的軍事能力。2023年俄特種部隊訓練老撾快速反應部隊今年3月,俄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出動多名專家,對老撾第428快速機動旅進行強化訓練,內容涵蓋AK-12突擊步槍操作、城市巷戰、無人機偵察及敵后滲透戰術。因此,這次派兵既是雙方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一步,也是老撾對俄長期支援的回饋。
而烏克蘭反應之所以這么強烈,不單單是因為這50人的規模。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澤連斯基東奔西顧,拉西方盟友對抗俄羅斯,但真正掏錢、給人、送裝備的實際沒幾個。
反觀俄羅斯,前有伊朗秘密提供大量武器彈藥,后有朝鮮出人出力,如今又和老撾簽署軍事協議,這意味面對美歐的封鎖體系,俄羅斯仍具國際動員能力。
對老撾而言,就算出兵援俄,情況也不可能再壞到哪去。因為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老撾本身就和西方聯系沒有那么密切,反倒是和俄羅斯利益掛鉤很深。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俄羅斯不找實力更強的越南。在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威脅下,越南第一時間讓步,最終成為第二個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一方面是越南自身盤算,另一方面就是越南經濟深度依賴美國,這就決定了俄羅斯不可能信任他。
朝鮮出兵援俄
而老撾的參與,也表明俄烏沖突外溢效應正在擴大。烏克蘭情報局透露,俄羅斯已從非洲、亞洲及中亞至少21國招募雇傭兵,朝鮮之前派了1萬多名朝軍赴俄作戰,未來還可能增兵3萬。
雖然老撾派兵規模有限,但有重要意義,它標志著面對北約加上烏克蘭32國聯合圍攻,俄羅斯不僅沒被擊垮,反而走出另一條路。從這個角度來說,老撾派兵就是一個信號,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