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智能手機,屏幕幾乎是最脆弱、最容易受損的部位。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手機剛買沒多久,不小心滑落在地上,屏幕立刻出現裂痕,甚至碎成“蜘蛛網”。我們常常歸咎于自己“手滑”或運氣不好,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屏幕裂得快,背后可能另有技術原因——表面應力不達標。
那么,什么是“表面應力”?它又為何影響手機屏幕的抗裂性能?
一、什么是表面應力?
表面應力,通常是指材料表面層在受到熱處理或化學處理后形成的一種殘余壓應力。在玻璃制造中,尤其是用于手機屏幕的高強度玻璃,會通過一道名為“化學強化”的工藝,將鈉離子從玻璃表面交換為更大的鉀離子。這種離子交換會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個壓縮層,從而提升整體的抗裂強度。
表面應力越高,意味著壓縮層越厚、越強,玻璃表面抵抗外力破裂的能力就越強。換句話說,玻璃“被打碎”之前,它會經歷更強的抗壓阻力。
二、裂得快,不一定是你太粗心
很多人習慣給手機貼膜,甚至裝上厚重的防摔殼,但仍然不能阻止屏幕碎裂。其實,貼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細小劃痕,并不等同于提高抗沖擊性能。而防摔殼如果結構設計不合理,還可能將沖擊力集中傳遞給屏幕本體。
更深層次的問題,往往出現在玻璃自身的力學結構上。如果表面應力值偏低,玻璃的“壓縮保護層”就會變薄、變弱,哪怕只是一米左右的輕微跌落,也可能造成微裂紋,進而迅速蔓延成屏裂。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手機玻璃雖然號稱“強化處理”,但表面應力的具體參數并不透明。部分廠商可能在工藝控制上存在差距,未能讓強化過程充分完成,或為了降低成本而縮短了處理時間,導致應力值未達標。
三、表面應力不達標會帶來什么后果?
裂屏風險增加:在沒有明顯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屏幕也可能因為冷熱交替、輕微磕碰而出現裂紋。
耐久度下降:長時間使用后,邊角或微劃痕處容易成為裂縫起點,最終形成大面積損傷。
維修成本高:一旦裂屏,不僅影響美觀和觸控靈敏度,更換整塊屏幕的費用往往占手機總價的20%甚至更多。
四、有沒有辦法判斷表面應力是否合格?
普通消費者并不具備直接檢測表面應力的能力。工業上常用“表面應力測試儀”來檢測玻璃表面的應力值和壓縮層深度。這些數據決定了玻璃的真正抗裂性能。但這些參數一般不會出現在手機說明書中,消費者也難以獲取。
不過,有幾個間接的判斷參考:
如果你發現手中的手機在正常使用中頻繁裂屏,且并非重大摔落,可能其屏幕質量存在問題。
某些劣質換屏維修后屏幕容易再次碎裂,很可能就是使用了低應力、甚至未經強化的玻璃。
高品質玻璃通常會在產品檢測環節控制表面應力值,一般要求大于400MPa,壓縮層深度不少于35μm,但這些數據是否達標,還需第三方檢測機構來驗證。
五、寫在最后
“裂屏”并非完全源于人為操作不當,更多時候是源于屏幕玻璃本身的強度未能達標。而決定這項強度的核心參數之一,就是“表面應力”。它看不見摸不著,卻關系到你手機屏幕能不能挺過那一次意外跌落。
在智能終端越來越輕薄化的今天,屏幕強度的標準和透明化,應該成為行業與用戶共同關注的話題。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手機不只是通信工具,更是一塊每天都在使用的“生活界面”。
如果說手滑是“不可控變量”,那么屏幕是否強化到位,就是我們可以追問與改進的方向。
深圳東儀精工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行業知名的品質檢控及實驗設備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業生產及代理國內外領先檢測儀器、試驗設備及耗材。公司以“專業水平、優良品質、星級服務”為理念,致力于為光電玻璃、電子電器、塑膠五金等行業提供科學、公正、準確的實驗室解決方案。業務覆蓋華南、華中及西南地區,并輻射全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