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手下不是沒有能人,謀士劉玄初告訴吳三桂,不要殺永歷帝,吳三桂不聽,跑到緬甸把永歷帝殺了。劉玄初又告訴吳三桂,不要主動要求撤藩,康熙同意怎么辦?吳三桂不聽,康熙一看奏折同意了,吳三桂直接麻了。
說起吳三桂這個人,相信大家可謂是十分憎惡的,畢竟他在明朝末年作為朝廷對抗清軍唯一的一把利刃,卻在社稷危難之時,家國生死存亡之際頭像了清軍,引滿人入關最終覆滅了大明王朝,結束了漢人統治的時期。
但是他最終的結局也可謂是十分凄涼,畢竟像這種在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候,繼承了一整個國家全部希望的人去選擇背叛自己的國家,違背自己的民族,愿意向敵人甘效犬馬之勞的人,最終都不會有什么好下場,肯定會被想盡辦法除掉,以絕后患。
要說吳三桂也真的是史上少有,可以與項羽、韓信、袁紹等人相提并論了,當然這里說的不是豐功偉績,而是他們都有一樣的特點,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吳三桂的一生中兩次易主,在外人眼里可以說是一條養不熟的狗,所以他被撤藩也是必然的結局。
吳三桂在投靠清朝后被撤藩一事弄的心煩意亂,于是他開始高喊反清復明來對抗清朝,關鍵他好幾次都獲得了能成功反清復明的機會,但是都被他完美錯過。
大家是否發現,越是有能人在旁指點的武將,就越是昏庸愚昧,劉玄初在吳軍中就是個不得不說的人物,此人被后人稱為明末清初第一預言家。
他在吳三桂的手下,連續四次完美預測了以后會發生的事,并且做出來最合理的戰局分析目光獨到狠辣,從吳三桂追殺永歷皇帝的時候,法師劉玄初就開始做法了。
推演出如果前朝皇帝一死那么吳三桂將成為下一個被清除的名單,可是吳三桂偏偏豬油蒙了心,直接就絞死了永歷皇帝,這一招正中康熙下懷,康熙皇帝知道了嘴巴能咧到耳朵根了。
對于康熙帝而言,大清第一大患除去了,接下來就可以收拾這些傭兵自重的藩王了,前一秒還對吳三桂贊賞有佳的康熙,下一秒就開始暗自思肘,著手準備撤藩一事。
更為逆天的不是劉玄初再次預測出撤藩的結果和解決方案,而吳三桂對自己并未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他總以為自己是天使投資人,跟老板一起打拼天下,以為自己是老板的白月光,沒想到自己連朱砂痣都算不上,他以為自己還在京城的兒子是安全的,根本沒有想過第二種可能,所以虛晃一招自請退位。
原以為這樣能夠一方面觀察清廷的反應,另一方面則為自己爭取足夠的時間又能得到輿論支持,沒想到他這次還是算錯了。
康熙直接忘本屬性拉滿,立刻點頭答應,吳三桂未曾預料到自己在別人眼中就只是一顆棋子吧。
他那時候完全沒有想過一個滿人王朝,怎么可能讓他這個前朝余孽身居高位。
于是他自己被逼的走投無路了,沒辦法,不想脫去這頂烏紗帽的他開始憤而起義,借用反清復明的稱號開始浩浩蕩蕩的反清王朝了。
本身就是武將出身,帶兵打仗可謂時英勇無比戰無不勝,如果他能夠一路這樣英勇下去,說不定還真能改寫歷史,留下更加濃墨重彩的一筆,誰知在關鍵的時候他又慫了。
他想要與康熙平分天下,劉玄初他算出了結果,也講明了他下一步的計劃,這個場面可以說是似曾相識,前幾次跟這一刻如出一轍。
此時吳三桂靈機一動,選擇繼續保持現狀傭兵自重,沒有乘風直上就是最致命的一點,他給了清王朝喘息的機會,最后被休養好的清軍一舉殲滅,自己也死在屋中。
吳三桂這一生壯烈又可悲,總是走向錯誤的道路,最終自取滅亡,不過反過來一想或許也是好事,如果真的是他當上皇帝,國家又該有怎樣的出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