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農田禁令背后:特朗普三步棋暴露真實意圖,中國稀土成破局關鍵
就在美國人嚷嚷著要跟中國坐下來談生意的時候,特朗普突然甩出一張狠牌——直接立法封殺中國買美國農田,連之前買的都要強制收回。
這可不是小事,美國政客嘴上喊著糧食安全,手里攥著的卻是沖著中國來的刀子。
上周美國國會全票通過的法案看得明明白白,雖然文件上寫著要防所有"外國對手",但紐約時報直接點名這就是收拾中國的專用條款。
中國人在美國買了不到百分之一的農田,按美國人自己算賬,383000英畝還不夠他們一個中型農場主的家當。
可政客們非得拿著放大鏡硬說中國人要斷美國糧倉,這套說辭玩得跟2019年說華為威脅國家安全一模一樣。
這時候突然翻舊賬,瞎子都看得出來特朗普的小算盤。
中美貿易戰打到今年,加關稅這招算是徹底歇菜了。
上個月倫敦談判剛透出點緩和意思,美國國內馬上炸了鍋,罵特朗普對中國不夠狠。
現在拿耕地說事,既不用真金白銀出血,又能給選民表演"愛國戲碼"。
要我說這哪是國家安全,根本就是特朗普給自己競選連任攢人氣。
但美國人這次明顯打錯算盤了。
中國在美農田投資總共才50億美元不到,還不夠美國軍費零頭。
真要較真兒,加拿大人在美國買的地是中國的五倍多,荷蘭英國個個都比中國買得多。
特朗普要真擔心糧食安全,怎么光盯著中國?說到底這就是政治作秀,想在中美談判桌上多討點籌碼。
看明白套路就清楚,這波操作核心根本不是農田,而是沖著稀土來的。
美國現在碰上個死結——全美軍工產業九成稀土靠中國供應,自家那點礦連開F35生產線都不夠。
前些天貿易談判美國想用關稅當籌碼換稀土,結果碰了釘子。
現在突然搞農田禁令,明擺著是要逼中國在稀土問題上松口。
但中國手上握著的才是王炸。
全球80%的稀土加工都在中國,美國的F35戰機每造十架就有八架用著中國稀土。
更狠的是中國去年剛把稀土列為戰略資源,現在美國人就算想繞道買礦,也沒地方加工。
特朗普這次耍橫看著威風,實際是把自家軟肋全暴露了。
要我說美國人這套路根本行不通。
中美現在每年6500億美元的貿易額擺在那,真要撕破臉誰也扛不住。
美國政客現在看著喊得兇,實際個個心里門清。
就說這農田禁令,真要執行起來至少得查三年,到時候白宮主人是誰還不知道呢。
反觀中國早就看穿了這點,外交部該喝茶喝茶,該談事談事,連正面回應都懶得給。
這事給咱們提了個醒:打鐵還需自身硬。
十年前我們被芯片卡脖子,現在能讓美國人追著要稀土,這就是硬實力。
接下來中國要做的是把科技樹繼續往上點,把關鍵領域的優勢擴得更大。
只要技術壁壘建得夠高,美國這些表面功夫的禁令都是紙老虎。
別忘了蘋果手機里70%零件都是中國造,波音客機離了中國供應鏈根本飛不起來。
說到底現在誰求著誰,明眼人一看便知。
美國人搞禁令也不是頭一回了,從華為到TikTok,哪次占到便宜了?現在這出農田鬧劇,除了給政客賺點選票,實際效果基本等于零。
真正要較勁的地方在實驗室和工廠,看誰能先突破量子計算、人工智能這些核心科技。
照這個路子玩下去,美國再搞十個禁令也是白搭。
話說到最后,中美這兩大經濟體就像磁鐵兩極,打歸打鬧歸鬧,想徹底分開那是癡人說夢。
農田這出戲看著熱鬧,但撼動不了中美關系的基本盤。
中國人早就看明白,搞技術封鎖、金融制裁都是虛招,真正要比的是誰能把自家產業升級做好。
等中國把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的路趟平了,美國人怕是得反過來求著合作。
所以說特朗普這波操作看似威風,實則漏了底牌——現在的美國,早就不是二十年前那個能靠禁令嚇唬人的超級大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