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北約在海牙舉行峰會。結果是北約普遍接受特朗普的要求,把GDP的3.5%直接用在軍事上,另外1.5%用在軍事相關領域,湊夠了5%。但這個數字,并不是為了準備向俄羅斯開戰,而是為了乞求美軍不要離開歐洲。至于花了這么多錢之后,歐洲各國軍隊的戰斗力到底有什么提升,并沒有人去考慮。所以,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總結說:北約這不是腦死亡了嗎?
“北約腦死亡”這個概念并不是新出現的,馬克龍早在2019年11月就公開表示,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他的意圖主要是想排除美國的影響,讓法國來領導北約。當然從政治的現實來看,法國社會自身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割裂狀態,這個曾經的歐洲大國自己正在陷入腦死亡當中,當不成領導了。
在2026財年的美國軍費預算案當中,雖然開列了前所未有的9600多億美元,但是美國國防部已經明確表示,新增這么多錢主要是為了對付中國,而不是俄羅斯。花在俄羅斯方向的錢,也就是對烏克蘭的援助,將進一步削減。對美國在歐洲的駐軍,不能再做指望。
實際上,特朗普政府三位涉及軍事活動的主要領導人,對歐洲都不太感冒。特朗普本人對歐洲國家發起了全面的貿易戰。副總統萬斯在2月15日批評歐洲最大的威脅不是中俄,而是自己內部。防長海格賽斯多次表示,歐洲國家應該把軍費開支提高到GDP的5%,把自己的事情管好。雖然北約國家在6月的這次峰會上,表現出了向特朗普靠攏的趨勢,秘書長呂特甚至管特朗普叫起了爸爸,但這也不能改變美國逐漸淡出歐洲的總趨勢,歐洲的軍事安全恐怕真的要靠自己了。
但是,沒有美國,歐洲的集體防衛活動怕是很難組織起來。這些國家都有著揮之不去的傲慢情結。此前如果不是美國強行介入,歐洲連槍炮口徑都做不到統一。過去因為各國財力和供應鏈無法滿足要求,他們才被迫開展聯合研制。即使如此,也經常在中途散伙,法國的陣風和歐洲的臺風就是這樣出現的。所以想靠歐洲自己搞出一套聯合作戰機制,難度有點大。
歐洲國家還面臨著去工業化情況都很嚴重的普遍問題,一旦戰爭風險再次來臨,需要恢復軍工生產能力的時候,曾經的帝國主義列強們,是誰都動員不起來了。烏克蘭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進入第4個年頭,英法德意甚至連大口徑炮彈的產能提升都非常緩慢。北約歐洲國家,可以說現在是一個群蛇無首的狀態。
不僅如此,歐洲國家還沒有辦法自己選出一個領袖來。烏克蘭戰爭爆發以后,美國首尾難顧。一方面在東亞和中國對峙,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支持烏克蘭。美國人也認真研究過,誰能接替美國擔任歐洲領袖。結論是法國人有心無力,德國人有力無心,英國只會搞亂歐洲。至于意大利,能領導好自己就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其他國家既沒有這個雄心壯志,也沒有這個政治威信。
所以,人們恐怕不需要再擔心北約擴展到亞洲。它能不能在歐洲范圍里把自己維持住,都是一個相當懸疑的問題。如果北約分崩離析,那俄羅斯的目標就徹底實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