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巴黎接近無解,無解的理由是他們正在逐漸征服歐洲球隊,不論是皇馬、拜仁、曼城還是國米,他們都能應對自如的拿下對手,甚至是大比分取勝,這樣一支的大巴黎,讓人想到了梅西在巴薩的黃金周期時代,真的讓人有點生畏。
在剛剛結束的世俱杯半決賽中,巴黎兵不血刃地以4球橫掃皇馬。這場比賽的結果之震撼,不僅在于比分的懸殊,更在于過程中的徹底碾壓。面對阿隆索新任教下的皇馬,哪怕對方此前一路輕松晉級,但在巴黎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他們的中場被肢解,防線被穿透,前場更是形同虛設——大巴黎統治力之強,讓人不禁感到一絲寒意。
失利的皇馬,姆巴佩卻成了最大的笑柄。因為賽季前的自由身離隊加盟皇馬,被大巴黎球迷千夫所指。雖然如愿加盟了皇馬,但是這一個賽季下來,四大皆空,沒有獲得任何重要冠軍的榮譽。為什么說姆總,說實話,要不是姆總的離開,或許大巴黎就沒有這么大的蛻變,其實姆總的離開,變相加速了大巴黎邁向了更強。
這其中的因果關系,遠非巧合。事實上,姆巴佩的離隊,恰恰為巴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術自由與團隊活力。過去數個賽季,巴黎是姆巴佩的球隊,毫不夸張地說,一切技戰術安排都圍繞他進行:進攻端必須為他創造空間,球權向他集中,終結任務也基本由他包攬。這種極致以個人為核心的體系,雖然能夠在聯賽中橫行,但在高強度、強調整體性的歐冠戰場,卻時常力不從心。
而如今,少了姆巴佩的“強勢存在”,巴黎卻變得更加“像一支球隊”。主帥路易斯·恩里克引入了更純粹的團隊戰術理念。他不再依賴單點爆破,而是強調傳控與壓迫,提倡集體進攻、整體防守。在他的體系中,年輕的巴爾科拉、杜埃等人迅速崛起,不再被邊緣化。他們擁有空間和信任,快速成長為能在關鍵戰中一錘定音的角色。
中場方面,恩里克重塑了巴黎的中軸結構。若奧·內維斯、維蒂尼亞與法比安組成的鐵三角,不僅繼承了“巴薩式”的中場哲學,也具備更強的對抗能力與攻守轉換效率。這套中場配置的成熟,是巴黎得以控制比賽節奏、從容應對各類對手的根基。
如果這支年輕、饑渴且日趨成熟的巴黎,繼續在恩里克的調教下前行,也許我們將見證一個新的王朝,在歐洲足壇冉冉升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