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亞安全形勢急劇惡化。而印度總理莫迪也因為多重誤判,導致印度陷入一個非常困難的處境。
首先是與鄰國關系惡化,自中國啟動稀土出口管制后,印度電動汽車行業遭到重創,印度還實施一系列對華限制措施,導致印度海外投資銳減。同時印度外長蘇杰生公開威脅鄰國“合作或付出代價”,此舉激發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的反感;
第二,打輸了一場不能輸的戰爭。被巴基斯坦空軍直接“剃光頭”,這揭露印軍三大致命失誤:?情報低估中巴協同深度?、空軍體系作戰混亂?、?電子戰系統遭中方預警機壓制?;第三,高壓政策導致內部反動勢力蠢蠢欲動;第四,幻想以3.2%市場份額的鋼鐵出口抗衡美國,多次威脅美國,卻沒有籌碼,關稅戰難以避免了。
而莫迪各種政策誤判,也是邊境局勢惡化的主因。近日印曼尼普爾邦警方逮捕分離組織“聯合民族解放陣線-潘貝派”成員,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通訊設備等,曼尼普爾邦局勢一直很嚴峻,梅泰族和庫基族的對立、私兵化都在加強,這都表明印孟緬邊境已經成為毒品、武器和難民集結的高危區域。
在前不久緬甸欽邦武裝火拼導致?4000難民四日內涌入印度米佐拉姆邦?,該邦已累積收容3萬多難民。但印度中央政府拒不簽署《難民公約》,地方政府被迫以“同族親緣”名義收容,邊境治理瀕臨失控。米佐拉姆、曼尼普爾等邊境邦族群矛盾激化,難民潮加劇本土民族主義情緒。印人黨地方議員甚至公開指控“緬甸難民攜帶武器滲透”,可能引發新一輪種族沖突。而邊境“無政府”狀態,以及難民、武裝組織滲透,導致印度東北分離勢力借機坐大。
而另一邊孟加拉國局勢動蕩,導致羅興亞難民營進一步武裝化和極端化。孟加拉國戰略轉向,宣稱要做“中國經濟印度洋延伸”,加速遠離印度的同時,也加強了與印度東北邦的接觸,激化分離傾向。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6月昆明會晤建立中巴孟12領域合作框架,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分別位于印度東西兩個方向,曾經是一家,之后孟加拉國獨立,兩國成了宿敵,而這兩國在中國卻坐在一桌了。孟巴和解對印度絕對是一招絕殺,印度的地緣困境將持續惡化,這都是霸權主義的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