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暑期檔,DC 重啟之作《超人》在全球電影市場激起千層浪,卻呈現出極為割裂的市場反饋。在北美等海外地區,影片口碑爆棚,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然而在中國內地,《超人》卻遭遇了滑鐵盧,票房表現慘淡,觀眾反響平平。這種強烈的反差不禁讓人深思:同一部電影,為何在不同地區會收獲如此截然不同的待遇?
《超人》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堪稱現象級。北美作為超級英雄電影的核心市場,率先為影片點燃了熱情之火。首映場凌晨,影院外便排起了千米長隊,粉絲們身著超人主題服飾,懷揣著對經典角色重啟的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證新超人的誕生。
社交媒體上,# 新超人 #話題熱度持續飆升,播放量短時間內突破 50 億次。主演大衛?科倫斯韋的藍眼睛特寫鏡頭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網絡上瘋狂傳播,成為了新一代超人的標志性形象。倫敦的 IMAX 影廳座無虛席,觀眾們沉浸在大銀幕上呈現的宏大場景與精彩劇情中,為超人的每一次拯救行動歡呼喝彩。東京澀谷街頭,巨大的超人海報奪目而立,吸引著路人的目光,將影片的影響力擴散至亞洲地區。
華納高層透露,僅北美預售票房就高達 1.2 億美元,創下近五年超級英雄電影的最高紀錄,為影片的全球票房大賣奠定了堅實基礎。專業影評網站爛番茄上,《超人》收獲了 86% 的新鮮度評分。影評人們毫不吝嗇贊美之詞,盛贊影片在角色塑造上的突破。導演詹姆斯?古恩巧妙地挖掘超人作為外星移民的身份困惑,將其內心的掙扎與成長細膩地展現出來,使這個經典角色煥發出新的魅力。這種既保留 DC 暗黑基調,又融入漫威式情感共鳴技巧的獨特風格,得到了海外觀眾與業界的高度認可。
與海外的熱烈追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超人》在中國內地市場遭遇了寒冬。貓眼數據顯示,影片首日排片占比 28%,看似擁有不錯的上映資源,但上座率卻僅為 11%,極為慘淡。北京朝陽區某影院經理無奈表示:“下午場經常出現包場情況,家長們更愿意帶著孩子去看《熊出沒》重映,《超人》的觀影人次少得可憐。” 豆瓣平臺上,《超人》開分 6.3,在競爭激烈的電影評分環境中,這一分數并不突出,大量差評集中在對新超人形象與影片質量的不滿上。
有觀眾吐槽 “新超人太稚嫩,缺乏經典超人的氣場與魅力”,還有人指出 “打斗場面不如十年前的同類型影片精彩,特效也并無太多驚喜之處” 。票房方面,上映一周,內地票房勉強突破 5000 萬人民幣,與同期國產動畫電影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甚至不及《小鯉魚歷險記》票房的零頭。這種國內遇冷的局面并非毫無預兆。2024 年 DC 宣布更換超人扮演者,由亨利?卡維爾換成大衛?科倫斯韋時,國內超話瞬間炸開了鍋。粉絲們難以接受陪伴自己多年的經典超人形象被替換,發起了聯名抵制活動,超 3 萬人簽名要求 “原版超人回歸”。然而,海外論壇對此卻普遍持歡迎態度,認為年輕的 90 后演員更貼合 “年輕版克拉克” 的設定,雙方觀點分歧巨大。
《超人》在國內外市場表現的巨大差異,根源在于深層次的文化差異。在北美等西方文化環境中,觀眾對 “不完美英雄” 有著較高的接受度。近年來,諸如《海王》中酗酒但勇敢的亞瑟?庫瑞,以其復雜多面的人物形象,收獲了 11.48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佳績;《新蝙蝠俠》中抑郁、掙扎的布魯斯?韋恩,同樣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票房達 7.7 億美元。西方觀眾更傾向于看到超級英雄身上具有普通人的弱點與困境,認為這樣的角色更加真實、立體,能夠引發情感共鳴。
反觀中國市場,情況則大不相同。中國電影家協會 2024 年的調研數據顯示,高達 76% 的中國觀眾認為 “超級英雄就該無所不能”。在國內觀眾的傳統觀念里,超級英雄是正義、力量與完美的化身,他們希望看到英雄在面對危機時展現出絕對的強大與自信,迅速解決問題。例如,漫威電影宇宙中的美國隊長,因其堅定的正義信念與強大的領導能力,在中國擁有大量粉絲;而當《閃電俠》以 “話癆人設” 呈現主角時,便遭到了國內觀眾的差評,最終票房僅為 1.2 億人民幣。
這種文化差異在《超人》的劇情與角色塑造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導演詹姆斯?古恩試圖展現超人生活中穿錯襪子、約會搞砸等真實瑣碎的一面,以此塑造一個更加接地氣的超級英雄形象。這一創作理念在歐美觀眾中引發了強烈共鳴,他們為超人的平凡一面而感動,認為這讓超人更貼近生活。但國內觀眾卻難以買賬,不少人吐槽 “超級英雄不該有頭皮屑,這種過度平凡化的刻畫削弱了超人的英雄光環”。
從商業角度來看,DC 與華納在《超人》的制作與發行上做出了基于全球市場格局的策略選擇。華納 2023 年財報顯示,中國票房僅占其全球收入的 5.8%,而北美市場的貢獻則高達 41%。《超人》制片成本高達 2.2 億美元,對于片方而言,只要北美票房突破 6 億,便有望實現回本盈利。在這樣的市場數據支撐下,影片在創作上更傾向于迎合北美等核心市場觀眾的喜好,也就不難理解。這種策略性的選擇,無疑讓中國內地的 DC 粉絲感到心寒。北京的影迷小王在貼吧留言道:“我們等了超人回歸 7 年,滿心期待,結果等來的卻是一個不符合我們心中形象的毛頭小子。
感覺 DC 不再重視中國市場,我們的情懷被忽視了。” 對于國內粉絲而言,他們不僅期待一部精彩的電影,更渴望看到對經典超人形象的尊重與延續,而此次重啟在角色選角與形象塑造上的巨大改變,讓他們深感失望。盡管《超人》在內地院線票房表現不佳,但行業分析師也從中看到了新的機遇與市場趨勢。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5 年 1-6 月,進口片票房占比跌至 18%,創十年新低,反映出國內電影市場觀眾觀影選擇的多元化與對進口片審美疲勞的加劇。不過,《超人》在爛番茄等平臺的高口碑,帶動了其流媒體預售的暴漲。有院線經理透露:“現在影院靠售賣《超人》聯名爆米花桶等周邊產品,所獲利潤甚至超過了電影票收入。” 這表明,即使在傳統票房收入上表現欠佳,影片通過多元化的商業運營模式,依然能夠在市場中挖掘出其他盈利增長點。
《超人》在國內外市場的冰火兩重天現象,是文化差異、商業策略與觀眾審美變遷等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對于好萊塢電影而言,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兼顧不同地區觀眾的文化需求與審美偏好,將成為未來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而對于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這一現象也為國產電影的創作與發展提供了借鑒,在追求本土市場成功的同時,若想走向國際,也需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觀眾的喜好差異,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