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壇最近可謂是風起云涌。
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大而美”法案的墨跡未干,馬斯克就在社交平臺上宣布成立“美國黨”。
就在雙方打得不可開交時,沉寂許久的前總統拜登突然發聲,怒批法案是“毀國”的災難。
三方混戰之下,被架在火上烤的美國還能撐多久?
7月4日,特朗普剛剛簽署“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就向其宣戰,成立了“美國黨”。
昔日曾并肩作戰的鐵桿,如今卻因一份法案撕破臉皮。
翻開法案內容,企業所得稅被降到21%,富人們每年省下數千億稅收。
服務業員工的小費收入和工人的加班費,不用再繳稅。
看似惠民,實則又方便了硅谷精英,讓他們可以把百萬年薪包裝成“加班費”避稅。
給富人減稅帶來的3.3萬億美元債務,卻要讓窮人來填。
窮人的醫療補貼被削減、食品補助門檻被提高。
未來十年,美國將有1200萬靠政府醫保續命的窮人,被踢出保障網。
糖尿病患者買不起胰島素,癌癥病人只能在家等死,就連退伍士兵也領不到醫療保險。
至少200萬低收入的人失去救濟糧。這與馬斯克的政治理念相差太多。
他氣得直接在社交媒體上炮轟特朗普和他的法案,還說那些投贊成票的議員都是騙子。
當然,真正戳到馬斯克痛點的,還是因為法案動搖了他的商業帝國。
要知道,2024年特斯拉僅憑出售碳積分,就進賬28億美元,撐起了公司近四成的利潤。
但特朗普的新法案卻要廢除碳積分交易機制,馬斯克的財路一下子斷了。
不僅如此,電動車的稅收優惠沒了,清潔能源的各種補貼也被一刀切。
這對押寶新能源的馬斯克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
因此,馬斯克發出了嚴厲的政治威脅——建立“美國黨”。
面對昔日盟友的攻擊,特朗普也不甘示弱。
他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一輛電動車,并稱馬斯克得到的政府補貼比誰都多。
特朗普甚至威脅,如果馬斯克再不消停,就要考慮把這個南非出生的富豪“送回老家”。
而就在馬斯克和特朗普打得不可開交之際,83歲的前總統拜登突然也發聲了。
拜登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個所謂的改革法案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超過一千萬的低收入人群將因此失去醫療保障,許多偏遠地區的醫院會被迫關門。
那些為國家流過血的退伍軍人,他們的福利補助也要被削減。
普通家庭的能源開支會大幅上漲,而國家的財政赤字卻要暴增3.3萬億美元。
在批判特朗普的同時,拜登還透露,他最近接到了好幾個歐洲國家領導人的電話。
這些美國的傳統盟友對特朗普的做法極其不滿,紛紛向拜登尋求建議。
暗示特朗普面對的反對力量不僅來自國內的民主黨,還包括整個西方世界的建制派精英。
在批判的最后,這位曾經的美國掌舵人發出了一聲吶喊:“勞動人民理應過上更好的生活!”
諷刺的是,拜登口中的勞動人民,其實大多都是共和黨的基本盤。
法案削減了共和黨基本盤的利益,給民主黨基本盤(自由派精英)減稅,極力反對法案的,竟然是民主黨總統。
這種錯位的利益格局,著實反映了美國政治的荒誕。
那么,特朗普究竟為什么還要強推這份爭議巨大的法案呢?
因為特朗普始終相信“涓滴效應”:讓富人更富,錢最終會流向窮人。
在他看來,給企業減稅能刺激投資,創造就業,帶動經濟增長。
至于政府債務,那是以后的事,先把眼前的GDP搞上去再說。
而且,那些在競選中砸下重金的石油大亨和軍工巨頭,也在等著回報。
此外,共和黨的基本盤還有很多煤礦、鋼鐵、石油等傳統產業的從業者。
新能源革命讓這些人感到恐慌,他們害怕自己的飯碗被搶走。
特朗普承諾要保護他們,現在是兌現諾言的時候了。而更深層的考慮是權力布局。
法案中有一項容易被忽視的內容:大幅增加移民執法部門的預算,規模高達千億美元。
這筆錢不僅用來修墻抓人,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聽命于總統的準軍事力量。
配合增加的軍費開支,特朗普正在悄悄強化自己手中的硬實力。
這場圍繞法案展開的斗爭,實際上早已不是政黨互掐那么簡單,而是三種力量的撕扯。
特朗普代表“老派民粹保守”路線,會把錢砸向軍隊、警察和邊境墻,依靠傳統制造業和軍工復合體來維持霸權。
為了討好華爾街和基本盤,政府會不斷減稅、舉債,直到債務徹底失控。
社會越來越分裂,但只要股市還在漲,支持者就會繼續歡呼。
而馬斯克代表的“科技精英中產”路線,卻看到了危機。
如果美國不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太空技術上保持領先,很快就會被中國甩在身后。
所以,馬斯克想把錢投向芯片、電池、火箭這些決定未來的產業。
但問題是,在美國現有的政治體制下,第三黨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美國共產黨就是前車之鑒——從巔峰期的6萬黨員萎縮到現在的5000人,在選舉中連個水花都打不起來。
馬斯克的新黨即使能分走共和黨2-3%的選票,也只能起到攪局的作用。
拜登代表的則是“老牌民主自由”路線,要求政府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能看病、有飯吃。
這套理念聽起來很美好,但問題是民主黨已經失去了執政權。
拜登現在只能在場外喊話,實際影響力非常有限。
特朗普想讓美國回到過去,“再次偉大”,馬斯克想讓美國贏得未來,拜登尋求提升底層生存能力,三條路線背后,是美國社會根本矛盾的體現。而三方混戰的結局會如何,沒人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正在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當一個國家的精英階層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撕扯時,最終買單的永遠是普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