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醬說:
安排得滿不代表孩子暑期就學得充實,孩子在玩也不意味著他在虛度光陰。
全文3881字丨閱讀共需3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作 者 | C媽 來 源 : CC爸媽(公眾號ID:cc-bama)
姐妹們!
娃快放暑假了吧?
暑假什么安排呀?
不能再放羊了吧?
靈魂三問,虎軀一震...
說實話,CC假期的具體計劃,我們還沒來得及坐下來商量。
她的學校“佛”到上周才開始進入復習階段,現下正是緊張兮兮迎期末的時候。
她還顧不上展望未來呢。
但是,大的原則,我心里是已經有點“譜”了。
當然,跟大家一樣,每年的假期計劃,并不是都會如約進行。主打一個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但你要說,為啥不干脆直接就擺爛?啥計劃不計劃的,走一步算一步吧。
也不大行。
別試圖考驗孩子的自律能力。
你若是啥都不管,他真能躺平給你看。
所以,該有的計劃還是得有。
只是別太功利,學習與休閑,雙線并存才行。
我也是年年都在改進,上一次發現的問題,在這一次解決,盡可能的讓孩子學有余力、玩有所得。
今年正好有了些新思路,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下。
不同于具體細節的方案,主要是大的方向,相信大家都能參考得上。
一個前提:
明確目標,讓孩子心中有數
一晃我也經過個3個小學生暑假了,要說最用的心得,就是甭管計劃是什么,都一定要讓孩子明確:
這些就是我假期里要完成的事兒。
千萬不能老母親剃頭挑子一頭熱,孩子作壁上觀,那絕對完犢子。
傳說中,有個神奇的定位速效實驗:
走路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連個路標都看不到的時候,情緒就越來越低迷,行進速度也越來越慢。
相反,知道目的地在哪,同時每走一段路都能看到指示牌(一走多遠/還剩多遠)的人,就能很快抵達終點。
所以每年暑假,我都會跟CC指定一個宏觀的周計劃。
▲CC去年暑假周計劃
關于時間安排:考完試回姥姥家放松一周,有1-2周出行計劃……
關于任務期待:暑假需要完成假期作業、搞定自然拼讀、讀20本書、上科學課暑假班……
哪怕是一些很簡單的我的希冀,我也會明確告知:
每天多一些戶外、承擔固定的家務(洗碗、洗曬衣服)、負責DD識字……
哈哈……怎么捋下來,CC簡直是不要錢的暑期工??
總之把,這些如果我不說破,暗戳戳的提要求又嫌她做不到,她就很容易炸毛。
但如果提前商議、CC心中有數之后,不滿意的地方就會主動找我調整,超額完成的也會更有成就感:
媽媽,這周玩的太多了,英語2篇摘抄和一張卷子沒寫完,周六不出去玩了,我補一補。
這周提前完成了暑假生活,周末我要獎勵自己多看一個電影!
▲CC去年暑假周計劃
我很喜歡周計劃,不用事無巨細到每一天,讓孩子每天都壓力那么大。
哪天心情好就多寫點,哪天沒狀態就少寫點,實在周一到周五摸魚多了,周末還有兩天找補時間。
很多人給孩子喜歡給孩子制定那種精確到分秒的計劃表。
從7點起床開始,洗漱、吃飯、聽英語....到晚上10點都安排了相應任務,這哪是暑期生活呀,這可比上學累多了,娃才不肯呢。
暑假廢掉一個娃最快的方式,就是按照這種計劃表過暑假。
孩子不是機器人,不可能精準的執行每一步,所以一定要留出彈性的空間!
只要你明確地告知孩子:這,就是你的目標。
她會自己去調整的。
三個原則:
1、允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不管你計劃制定地多么完美,還是多么佛系,都難免落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境地。
堅持寫了三天作業,練了一星期的字,然后就開始放羊?
出去旅游,說好了帶上作業每天至少打個閱讀卡,結果作業怎么帶去,又怎么帶回來?
是不是又忍不住想要催促、批評了?
打住!
一定要有一個覺悟:能打魚就挺不錯了。
我們之前聊過,自律是一項有限的資源。
堅持學習了幾天,自律可能已經被消耗了許多,大腦能量也不那么充足了。
這個時候,曬網就不是在放縱,而是在釋放壓力,填充能量,繼續給下一輪的自律充值。
兩天曬網,是為三天打魚長久續航。
別想著,每天都安排上點學習任務;哪怕出去玩,也非要保持什么學習慣性。
暑假計劃里,不妨直接安排上“曬網”的時間:
幾天學習任務之后,來上一個放縱日,玩什么,你自己安排!
去旅行/回姥姥家幾天,就別帶上作業了,回來之后咱趕趕進度也好!
假期最忌諱的就是,學的時候,腦子里全是玩兒;玩的時候,還要惦記著,作業寫不寫得完...
該打魚的時候打魚,該曬網的時候曬網,才能有更豐厚的收獲,不是嗎?
2、學習目標要有側重的安排
假期學習計劃,切不可“大而全”。
很多父母覺得,那么多天的時間,能多學一點是一點。哪里薄弱,最好利用假期都能把差距補上。
數學補補計算、應用題、語文練練寫作、英語背背單詞...
再來個興趣班練練字、學學語法...
但是!
目標太多,孩子的精力反而可能會被分散,每個都做不好。
到頭來,啥都學了點,但啥都沒有明顯的進步。
孩子的信心受挫,還消耗了日后的學習興趣。
假期還過得緊緊巴巴,玩也沒玩好。
是不是得不償失?
倒不如,找到孩子的一個最最最最薄弱項,重點突擊。
注意,既然是突擊,得是短時間內能夠取得明顯進展的。
有一些需要長線學習、日常每天都要涉及,譬如數學的口算、英語的閱讀等,就沒必要去搞集中“攻克”了,細水長流就好。
那么,哪些是可以實現“突擊逆襲”的呢?
我簡單歸納了幾類,大家也可以補充。
基礎知識類:語文的字詞、英語的單詞;
閱讀理解類:語文的閱讀理解、數學的應用題答題技巧;
寫作類:語文看圖寫畫/作文、英語作文;
書寫類:寫字(更針對高年級)。
?比如,英語詞匯量掌握得差的。
利用假期,把上學期課本的單詞全都背會,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比如,看圖寫話言之無物、邏輯混亂的。
也是可以用通過課程或者工具書,來實現思維的整理、素材的積累,來提升寫作技巧的。
?比如,書寫不規范、卷面字跡亂七八糟的。
尤其是高年級的孩子,手部力量好了,能力足夠了...
是可以通過字閃閃一類的寫字課、經過專業的“書寫技巧”指導,來實現暑假狂練兩月突破的。
▲共學營里一位小朋友進步明顯
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考試成績、老師的反饋、你日常的觀察...找到孩子最薄弱的項,來制定目標。
先找準一個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搞定它!
這樣孩子會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收獲感,如果有余力,可以繼續攻克次亟需、次次亟需。
老實說,幾十天的時間,若是能解決整個學期的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已然是很不錯了!
3、關于提前預習
很多家長都關心,要不要利用假期時間,把新學期的內容做個了解,這樣新學期更容易跟進度。
我是覺得,答案不固定,因人而異。
CC姥姥當了十幾年的小學老師,她就跟我說,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學習模式,真的是天差地別。
比如,有的孩子,屬于“兔子”型選手。
平常上課,小腦袋瓜轉的快,掌握知識也快。
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新的東西,難度系數沒有那么高。
但同時呢,也容易浮躁。
一旦掌握了知識,思維可能就會開始向外發散,不再去深入學習。
這類孩子,就不用花費過多的精力到預習上。
因為孩子可能會覺得:這些我都會了呀,沒有必要再認真聽。
反而會影響學習效果。
當然也有的孩子,屬于“烏龜”型選手。
他們的學習節奏要慢一點,每一步都得走得扎扎實實。
每次新課開啟,他可能會有點跟不上進度。同時,心里也可能產生“不如別人”的落差。
這樣的孩子,我們就可以把重點放到預習上。
對新學期的內容有了一些印象之后,他們的聽課難度就降低一些,和別人的差距也能適當的縮小。
這樣他自己心理上也會建立起自信,為新學期開一個好頭。
暑假時間是有限的,但任務是沒完的。
不能哪個都想抓,學會取舍,暑期才會更順利,也輕松。
安排的滿不代表孩子暑期就學得充實,孩子在玩也不意味著他在虛度光陰。
張弛有度、勞逸結合,才能過好一個不躺平也不焦慮的暑假。
*來源: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養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
*注:本文圖片來自于圖蟲創意(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也許你會喜歡
【社交】
【方法】
【真實】
【羨慕】
添加教育助理個人微信號( yanzhijiasuo )為好友,備注您孩子的年齡或自己的身份,我們將把您加入到相應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資源福利。
歡迎關注人民家庭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