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65年7月的高洪波,即將年滿六十,邁入耳順之年。作為榮昌區的“一把手”,按照慣例來講,已經接近實職正廳的任職年限,更進一步基本無望,大概率會轉崗人大或政協任職。
榮昌的好與壞,他做與不做,其實都是一樣的,都無法改變即將面臨的仕途之路。高洪波書記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做的這一切,并不是想索取,或者是為了某種被認可的表現,他極力的拼盡最后一絲力量,盡可能的幫榮昌多做一些事情,完全是為了榮昌。要不然,怎么對得起當地百姓心中的“榮昌老高”。
不少人說,正是因為臨近退休,所以高洪波才心無旁騖,才敢于放開手腳。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不是主要的。恰恰相反,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船到碼頭快靠岸的時候,都不愿意再沖鋒了,不愿意再激起太多的水花,心里想的更多是如何安全順當的到站。
但高洪波不一樣,他似乎越要到站越要折騰,頻繁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不停的推介榮昌。高洪波的高曝光度,給榮昌露了臉,也帶來了熱度。當然,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另一種聲音,有人指責他高調、愛出風頭、喜歡作秀等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還有人質疑他,天天在外面拋頭露面,攝像機天天跟著,他還有時間干工作嗎?天天到處拍視頻,還有精力干其他嗎?更甚者,指其天天把吃喝掛在嘴上,凈干些上不了臺面的小事,對拉動榮昌經濟發展作用不大。言外之意,高洪波應該多出現在項目開工現場,天天和世界各地的商業大佬共話,動輒就是幾十上百億的談,這似乎才符合一個區委書記的定位。
實際上,這種觀點才是真正的“小了窄了”,格局小了眼界窄了。高洪波向外界釋放的是,是一種熱情和積極,包容和開放,勤勉與務實,有的地方正常吃個飯都小心翼翼,但高洪波不怕,理直氣壯請客。有些人架子大,不屑于走到民間,但高洪波沒那么多想法,大網紅小網紅,街頭小販,晨練老百姓,只要見了面都能和他合影開玩笑。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說,他從到榮昌任職就開始跑步,到現在跑了5年多了,大概跑了1萬多公里,整個榮昌都知道他跑步,而且他每天跑步的路線不一樣,有時跑完的時候,他就會到街頭攤販前聊一聊,他很多信息都是從跑步的時候了解到的。
高洪波還提及,他跑步沒有帶記者,也沒有帶攝像的,網上的照片和視頻,都是榮昌老百姓拍了傳到網上的,因為他每到一處,總有人圍著他聊天合影拍視頻,他一律來者不拒。
高洪波所言還是有道理的,作為榮昌區的“一把手”,他在當地自然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肯定倍受人們的關注,現在人人都有手機,拍照拍視頻都很方便,很多店老板為了引人注意,也愿意發一些和高洪波相關的視頻。畢竟,高洪波在榮昌就是頂流,大家都巴不得拍他,而高洪波本人也不計較,能夠讓店主通過自己獲得一些關注,他本人也很高興。
高洪波從不避諱自己對流量的歡迎和追逐,只要能夠讓榮昌得到關注,持續獲得關注,他自己愿意主動擁抱網絡,哪怕是“蹭流量”。從蹭“甲亢哥”流量宣傳榮昌烤鵝,到五一假期開放政府食堂,再到請人吃飯引領消費等等,高洪波不懼任何質疑,堅持活躍在流量一線,對于一位已經60歲,臨近退休的區委書記而言,至少他在努力使榮昌獲得更多的關注。
很多時候,有些秀是需要去做的,尤其像高洪波這種“一把手”。如果單純從實際意義來講,他請人吃一頓飯,他那點消費水平,給榮昌帶不來任何變化,但他所傳遞出來的觀念和胸懷,卻能影響外地人對榮昌的認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