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家門口有個好醫院,配藥就不用這么費勁了。” 家住金山區楓涇鎮的張阿婆以前總這樣念叨。如今,她的愿望實現,家門口嶄新明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近投入使用,張阿婆笑著說:“這下好了,以后看病、配藥,下樓就到。”這項民生工程的落地,背后正是楓涇鎮人大將群眾“急難愁盼”變為“幸福清單”的不懈努力。
傾聽民聲
人大代表捕捉就醫需求
張阿婆曾經的念叨,道出了當地居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迫切需求。原有的楓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中心和分中心:中心位于楓涇鎮的楓杰路28號,和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共用一個場所,只能提供門診醫療、免疫接種和兒童保健服務。分中心位于楓涇鎮興塔的興新路838號,建筑面積只有3015平方米,無法滿足基本醫療用房的需求。在與楓涇鎮居民群眾的走訪和交流中,楓涇鎮人大代表敏銳捕捉到居民們對醫療條件改善的需求,便迅速行動,深入調研,提交了一份關于衛生服務中心遷建的代表建議。
精準發力
推動衛生服務中心遷建落地
從群眾“急難愁盼”到民生工程落地,楓涇鎮人大積極協調各方資源,推動項目從設想變為現實。自遷建工程項目啟動后,人大代表主動擔當起“護航員”角色,全程跟進項目進度,助力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6月19日,楓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啟用,一大早,這幢米黃色的嶄新醫療大樓前就有不少市民等候就診。新建成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僅建筑面積大幅增加,硬件和服務能力方面也有明顯提升。服務中心每個樓層都設立了自助掛號收費機。除了全科診室以外,還新增了康復科、口腔科、眼科等科室,并提供針刺、小兒推拿、小針刀等9大類20多種中醫適宜技術為居民提供多元化診療選擇,讓“下樓就能看病、配藥”的便利成為現實。
提質增效
新中心開啟健康服務新篇
新啟用的楓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未止步于硬件升級,在人大代表的推動下,楓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朝著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邁進。比如,兒童健康中心以“童趣化”設計成為一大特色。候診區設置滑梯、木馬、積木桌等游樂設施,墻面軟包處理、診臺圓角防撞設計,全方位保障兒童安全;獨立母嬰室與健康教育區的設置,盡顯人文關懷。同時中心也已同步啟動上海市示范性康復中心、市級社區護理中心、市級口腔標準化診室創建等工作。楓涇鎮人大表示,將繼續通過人大監督,護航居民健康福祉,讓民生工程的紅利持續惠及更多群眾。
稿件來源:“金山人大之窗”微信公眾號
覺得文章不錯, 就點個“在看”吧↓↓↓
上觀號作者:上海人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