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上午,天津郊區(qū)一家婚慶店開業(yè)典禮現(xiàn)場,94歲高齡的楊少華被兒子楊倫用輪椅推至現(xiàn)場,任由兒子安排與店老板等人合影。
視頻一經(jīng)網(wǎng)絡(luò)傳播,網(wǎng)友們紛紛憤怒指責“兒子啃老啃到最后一刻”、“把父親當搖錢樹”。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幾個小時過后,便傳來了相聲表演藝術(shù)家楊少華在家中安詳離世的噩耗,而上午開業(yè)典禮上那張略顯呆滯的面容,竟成了這位“蔫哏宗師”留給世人的最后影像。
楊少華于1931年冬出生在北京皇城根下的一戶赤貧之家,童年記憶充斥著撿煤核、拾廢紙的艱辛。13歲那年,他成了北京西單鞋廠的一名學徒工,而命運的轉(zhuǎn)折點也恰在此時降臨到他的頭上。
鞋廠隔壁的啟明茶社是當時著名的相聲團體之一,每天頻頻傳出的陣陣笑聲像磁石般吸引著青年時期的楊少華。即便許多年過后,他依舊津津樂道的回憶著當時的一幕幕場景:
年齡相仿的茶社常客常寶霆,在發(fā)現(xiàn)這個癡迷相聲的少年后曾懇求父親常連安收他為徒,盡管沒能拜在常家門下,但順利進入啟明茶社打雜的他,還是有幸拜入相聲大師郭榮啟門下,開啟了他的藝術(shù)人生。
拋開正式拜師與“口盟”的爭議不談,楊少華的確是跟著郭榮啟學到了不少相聲技能。隨著他在1951年正式進入天津南開區(qū)曲藝團,并轉(zhuǎn)入天津市曲藝團后,漂泊多年的楊少華算是在相聲界有了一片立足之地。
之后的30多年時間里,楊少華先后與相聲泰斗馬三立和“少馬爺”馬志明合作,貢獻出《開粥廠》、《戒煙》、《地理圖》、《八扇屏》等經(jīng)典作品。
不過,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與趙偉洲的合作之路。在《枯木逢春》中,楊少華以顛覆性手法重構(gòu)幽默邏輯,無需夸張動作,僅憑眼神輕瞟、慢語輕言,就將生活瑣事點化為妙趣包袱,溫潤熨帖卻余味綿長。
在《危言聳聽》《最佳顧客》等作品中,他完善了“以靜制動”的表演體系。這種舉重若輕的反差幽默,讓“楊氏蔫哏”風靡大江南北。
2003年央視相聲大賽的舞臺上,72歲的楊少華與兒子楊議合作表演《肉爛在鍋里》,一舉奪得了大賽一等獎。次年,楊議新作《楊光的快樂生活》中,楊少華他塑造的楊豐年老人穿跨欄背心、搖蒲扇、操津味普通話的形象,折射出了中國式父親的溫暖與笨拙。
2018年春晚,87歲高齡的楊少華與蔡明、潘長江合作了小品《為您服務(wù)》。他飾演的存錢老翁那句“我這不是怕你們下班嘛”的臺詞,每個停頓都帶著歲月沉淀的幽默哲學,又被網(wǎng)友們戲稱為“皺紋里都藏著笑點”。
說到這里,大家大概也就理解老一輩藝人身上的那種極致拼搏的精神了。楊少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在忙活,恰是這種極致拼搏精神的體現(xiàn)。
也正是因為這種拼搏精神,楊少華與兒子創(chuàng)辦了楊光相聲社,踐行著“讓老百姓聽得起相聲”的初衷。
正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2023年,92歲高齡的楊少華參演喜劇電影《追你而來》,憑借這部電影,他不僅實現(xiàn)了自己藝術(shù)上的跨越,也成就了電影史上年齡最大的喜劇演員。
至于后來加入直播和帶貨,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不是這樣,反倒讓人覺得楊少華真的不是那個不斷嘗試和拼搏的楊少華了。
遺憾的是,隨著楊少華的匆匆辭世,很多人都對他離世前的“極致敬業(yè)”表達質(zhì)疑,甚至為此給楊少華的兩個兒子楊倫和楊議扣上了“不孝”的罵名。
只能說,時過境遷后,當下的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老一輩人的拼搏、嘗試、和奮斗精神早已沒有太多激情和概念了。
似乎該反思和質(zhì)疑的并不是楊家的兩個兒子,而是在有意無意間借楊少華老人病逝一事提出質(zhì)疑,乃至嘩眾取寵者。
如同郭德綱常說的那句話“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自認為身處道德制高點而去譴責和指摘他人的人,其本身就是一個脫離了高尚情操的低級趣味者,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