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畢亞軍
世事難料,市場更難料。
去年此時,如果有人告訴你港交所會成為2025全球資本市場最靚的仔,你多半會講我信你個鬼。
那時,大家講的是新加坡如何如何,感嘆的是香港那啥址。
那時的港交所,流行的是流血上巿。難上市,上市難,好不容易上了也股價打骨折,骨折再骨折,以至于有投資人講話:
“我投的公司,如果老板想到港股上市,就打斷他腿。”
不到一年,一切都變了。
去年,蔡祟信講菜鳥撤回IPO時淡淡說了句“市場低迷,硬要推動是沒有意義的。”就差明說港交所已經不行,接不住菜鳥了。
如今的港交所——
5月20日,寧德時代,410億港元募資創今年全球最大PO ;
5月23日,恒瑞醫藥,募資近百億港元,創今年最大醫藥IPO;
6月19日,海天味業,募資超92億港元,創今年最大消費IPO;
6月23日,三花智控,募資超91億港元,創今年……
還有早前的蜜雪冰城,出手就是市值破千億港元,至今市值已超2000億港元,創始人還被拱成河南新首富。
年初,港交所CEO陳翊庭就曾興奮地表示,今年港交所要干一些大買賣,大家會見到“令人興奮的名字”。
將近半年過去,目標超額完成。
至6月24日,港股市場再融資規模達1428.54億港元,為全球之首,占全球新股市場份額超1/4,與之相比,紐交所、納斯達克,都是渣渣。
而其去年全年募資才不過875億港元。
不只是新股,干出一個個最大IPO,PO出一個個新首富,一批已上市公司也股價紛紛上漲,漲出一個個首富。
小米市值破萬億,把雷軍干成首富瑟瑟發抖;上半年的河南首富由泡泡王寧和蜜雪張家兄弟輪莊,下半年他們老大哥河南老首富,全球養豬一哥牧原秦老板,或許也要到港交所與他們再把首富爭一爭。
誰是首富,港交所正在擁有最終解釋權。
老鋪黃金,不到1年,股價從10漲到1000,PE干到超百倍;泡泡瑪特,不到1年,股價從10多干到200多。
一天,漲出一輩子的錢。
盛況與盛宴之下,是各路人馬奔涌而入,尤其一眾已在A股上市的,那是一個只爭朝夕,那是一個志在必得,有錢不拿是傻瓜。
據公開消息,目前港股IPO排隊企業已超160家,僅5月就有40多家企業遞表,基本都是內地企業,大多都是已經在A股的企業。
好了。這個灣拐得有點急。我要拐到我想說的重點呢。我沒有觀點,但有一個問題:為什么那么多不差錢的A股企業要去港股上市再融資?
比如,海天味業,2024年營收269億,凈利63億,現金分紅48億,4月2日,公告拿出100億閑置資金去理財,兩個月后,上市融資92億。
為什么一邊是大量企業排隊上不了,一邊又是轉來轉去,上市拿錢的越來越是同一批人,同一家公司,老子上了兒子上,兒子上了孫子上,孫子之后還有外孫子,上市無窮盡也。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