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法國訪問的馬來西亞總理安華,馬上飛到了巴西,出席金磚國家峰會。這次他不是來當旁觀者,而是作為東盟輪值主席。以及金磚的合作伙伴,來傳遞一個很明確的信號:東盟要動手了,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在金磚國家商業論壇上,安華直接表態:為了建設一個更公平、更穩定、不受單邊控制的金融體系,東盟正在推動本幣結算機制,也就是你用你的錢,我用我的錢,買賣之間不用再換美元了。
這個想法,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過去幾年,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到新加坡、菲律賓,都開始探索本幣之間的互換和直接結算。為什么他們這么著急?因為美元的行為,真的讓大家很不放心。
先說印鈔。美聯儲這些年大開水龍頭,一輪又一輪放水。疫情那幾年,美國印了多少美元?差不多超過了歷史上一半的美元存量。表面上看,美國救了自己,背地里卻是通脹外溢、資本外流,壓垮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匯率。
再說制裁。美國制裁俄羅斯,凍結外匯儲備,讓很多國家嚇出一身冷汗。大家都在問:我的外匯儲備放在美元資產上,哪天要是我跟美國關系變差,是不是也會被凍結?這個邏輯太現實了。
還有利率。美聯儲不斷加息,導致全球資本回流美國,本地貨幣瘋狂貶值,通脹壓力爆表。說得簡單點,就是美國收割全球,自己爽了,別人全得埋單。
所以現在,東盟國家真的不想再被牽著鼻子走。之前的“去美元化”,更多是口號。現在,他們開始真動手了。
早在今年5月,東盟10國加上中日韓,在意大利米蘭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里面重點講了四件事:
第一,大家要加強彼此的貿易往來,不能再都靠歐美市場;
第二,要一起發展債券市場,不再只盯著西方投行;
第三,要減少對美元、對西方金融機構的依賴;
第四,要全力支持RCEP,也就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這個協定覆蓋全球最大的人口和貿易規模,最重要的是——里面沒有美國。
這一系列動作,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亞洲國家不想再等了,不想再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大家都在找B計劃。
接下來問題來了: 本幣結算只是第一步,東盟以及中日韓能不能搞出一個“亞元”?像歐元那樣,整合出一個統一貨幣?說實話,現在還遠。
東盟內部經濟差距太大,從新加坡的高收入,到緬甸、老撾這種低收入國家,財政政策、金融制度、通脹率,全都不一樣,根本沒法用一把尺子來衡量。
歐元的經驗也告訴我們,統一貨幣之前,必須要有統一的財政規則。東盟現在連共同市場都沒完全整合,更別說貨幣聯盟了。
但這不代表沒有希望。先從本幣結算做起,就是第一步。你用林吉特,我用泰銖,咱們直接換,不繞美元。等到這個習慣養成了,再談區域貨幣,可能性就大了。
關鍵問題還在于結算系統。現在的SWIFT系統是美元主導的。如果本幣結算真的要走得通,必須有自己的跨境支付平臺。好消息是,現在中國的CIPS,還有東盟內部正在探索的新系統,都在推進中。
所以,亞元雖然還遠,但第一步已經走了出來。美國如果繼續一意孤行,一邊操美元霸權,一邊搞長臂管轄,那只會讓“去美元化”的步子走得更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