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人民日報突然刊文對中美關系釋放積極信號!文章稱,不論形勢如何變化,中美和平共處的歷史邏輯不會變,兩國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會變,世界人民對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普遍期待不會變。80年前,中美共同為和平和正義而戰,兩國人民的友誼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篇文章的語氣溫和,帶著點善意,讓人覺得有點出乎意料,畢竟,最近幾年中美關系一直像繃緊的弦,隨時可能斷掉。
可就在這之前,特朗普政府還在高調宣布,要對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加征10%的進口關稅。
甚至還有消息傳出,美國可能把某些國家的關稅提到40%甚至70%,讓全球經濟都捏了把汗。
中國這邊直接回應,警告美國別挑起新的貿易爭端,還說會對排擠中國的國家采取反制措施。
這種針鋒相對的架勢,讓人覺得雙方關系只會越來越僵,但就在這緊張的氛圍里,一些不一樣的信號開始冒出來。
比如,中美經濟會談后,美國同意把部分額外關稅暫停90天,雖然10%的稅率還在,但這已經是個信號。
這可能說明,雙方都在下一盤長遠的棋,美國在強硬之外,也留了點余地。
特朗普和他的團隊也提到,想跟中國繼續談下去,這跟公開的強硬態度有點不搭。
這些信號把所有人的目光拉到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那里最近正在開東盟外長會。
美國新任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去了那里,一邊要安撫東南亞盟友,一邊得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解釋。
中國外長也在吉隆坡,這讓大家都在猜,兩位大國的外交官會不會當場談點什么。
這次會議的關鍵點,可能決定那篇溫和文章的真實意圖。
不只是中美,其他國家也在這個大棋盤上找自己的位置。
印度尼西亞想當中間人,總統普拉博沃一邊去金磚峰會,一邊跟美國談,盡量保持平衡。
日本也在推安全援助,給其他國家提供新選擇,不想完全靠著中國或美國。
這些國家的動作,說明中美博弈的影響已經擴散到全世界。
歷史告訴我們,中美關系從來都不簡單,從建交到臺灣問題,合作和摩擦一直交織。
現在,關系又到了一個轉折點,到底是美國準備換個方式,用對話來解決問題,還是只是競爭中的一個小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