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貿易談判看似步入正軌,各方期待緩和之際,特朗普政府卻突然再次對中國“掀了桌子”......
當地時間 7 月 8 日,特朗普政府以所謂 “國家安全” 和 “糧食安全” 為借口,不許中國以及其他 “外國對手” 在美國收購農田。
而且,中國投資者已經在美購買的農地,將會面臨被 “收回” 風險。
美媒更是直接點明,特朗普此舉針對的就是中國。
實際上,關于禁止中國企業購買美國農地這事,早在 2023 年就有端倪。
當時拜登還在執政,美國參議院以 91 票對 7 票的懸殊比例通過法案,禁止中企購買美國農地。
而這一法案的出臺,源于一家中國農業加工公司開在了離得美國一家軍事基地很近,這也讓美國看到了能找事的理由。
于是美方開始說中方一行為威脅到了國家安全,所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中國企業買地。
而中方企業只能啞巴吃黃連,畢竟不在自己的地界上,但事實上當時人們都知道美國這樣做的目的。
那兩年中美之間的關系處于一種復雜的狀態,所以這種無中生有的理由也很正常。
可到了特朗普這里,誰能想到美國演都不演了,這次甚至不找理由,直接來了句全面禁止中國還有“外國對手”從美國購買弄點。
這個“外國對手”好像就是一個陪襯品,包括俄羅斯還有伊朗一些國家,但是實際上這幾個國家根本沒有在美國這里購買太多的農田。
就是說白了,說“外國對手”就是面上好聽,但是美國實際上最終針對還是中國。
要知道今年6月份,中美元首之間通了電話,雙方也進行了良好的交流。
并且此后特朗普也相繼送給了中國“三個大禮包”。
先是在通話中表示不針對中國留學生,后面又在甲烷、芯片、還有飛機發動機上面陸續對華放開管制。
那時人們都想的是特朗普莫非是想明白了,要走一條踏踏實實的合作之路了?
果然,信誰也不能信他。
那么特朗普又突然對中國掀桌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這就得提到稀土了。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占據著關鍵地位。
稀土這東西別看名字里有個 “土” 字,作用可大了去了,它在電子、新能源、軍工等眾多領域都有著不可或缺的應用。
美國的軍工和科技產業對中國的稀土出口依賴嚴重。
此前,中國商務部曾宣布有條件恢復對美稀土出口,前提是不得用于軍工領域。
這一招直接打在了美國的 “七寸” 上,讓美國不得不謹慎行事。
而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是想通過禁止中國企業購買美國農田這一手段,在與中國的博弈中,試圖讓中國在稀土出口問題上松口。
對于美國這種無端指責和限制,中國早已習以為常。
不過,這次美國針對中國的意圖實在是太明顯了。從范圍來看,雖然該政策理論上針對多個國家,但實際操作中,中國成為了重點針對對象。
美國一直以來都喜歡泛化 “國家安全” 概念,此前在TikTok 等事件上就已經用過這一招,現在又故技重施在農田收購問題上。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咱們可以用數據說話。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中國投資者擁有的美國農田總量僅占 0.0003%,并且還在一直下降。
可見,中國購買美國農田根本談不上對美國 “糧食安全” 構成威脅,自欺欺人罷了。
按理說特朗普也能夠知道他這一招并不會對中國有所損失可為何他還偏偏做呢?
直到美國的一個政客發言,將特朗普的真意圖暴露了出來。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在 8 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美國農業受到了犯罪分子、政治對手和敵對政權的威脅”。
這話聽起來危言聳聽,實際上就是在煽動美國民眾的情緒。
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已經讓美國國內一些產業受到沖擊,尤其是農業州。
美國農業一直以來都依賴出口,中國曾是美國農產品的重要買家,關稅戰導致中美農產品貿易受阻,美國農業州的農民們收入減少,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率也受到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渲染 “中國威脅”,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安撫選民情緒,鞏固自己的支持基礎。
其實特朗普還有一個小心思,他的這一招并不會對中國又太大的損失,也并不會激怒中國,要知道特朗普一直在社交媒體表示要在9月份來中國。
雖然中方還沒有一個具體的回應,但是不管特朗普來不來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發展美國的經濟。
所以要不特朗普這人精,這一招又能哄住自己的選民又不會破壞了剛緩解的中美關系,一舉兩得。
但是天下哪能什么好事都讓你趕上了,美國的這一行為已經觸碰到了中國利益,中方就不會坐視不管。
7 月 9 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針對此事進行了回應。
毛寧表示,美方的這一行為就是是典型的歧視性做法,倘若還不尊重世界貿易規則,最終也將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
同時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
中國的回應有理有據,直擊美國做法的不合理之處。
美國這種做法,不僅破壞了正常的經貿秩序,也損害了自身的國際形象和信譽。
從長遠來看,美國的這種對華遏制政策很難達到其預期效果。
在農業領域,中國本身就是農業大國,擁有廣袤的土地和龐大的農業人口,農業發展根基穩固。美國禁止中國企業購買其農田,對中國農業發展的影響微乎其微。
總之,特朗普的農地禁令,不過是中美博弈中的一個小插曲。
雖然這一事件在短期內可能會引發一些波瀾,但從大趨勢來看,它無法改變中美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格局。
這一事件也讓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美國在面對中國發展時的焦慮和不自信。美國越是采取這種極端手段打壓中國,越說明其對自身未來發展缺乏信心。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合作共贏才是主流。倘若美國如果一味地堅持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最終也將自食惡果。
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