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5年高校博物館“京彩”暑期主題活動在首都師范大學啟動。即日起,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22所首都高校的43個博物館面向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開放,全市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可以通過電話、官網、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預約參觀,也可以通過“教育新地圖”小程序平臺實現預約。
近年來,北京市教委持續開展高校博物館“京彩”暑期主題活動,今年暑期又有更多高校博物館參與協辦。2025年暑期參與該項主題活動的43個高校博物館,展陳內容分別涉及考古藝術、機械工程、航空航天、國防教育、民族服飾、生物醫學、紡織印刷、文化歷史、體育科技、地理地質等多個領域,為中小學生搭建感受文化、了解歷史、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在探究式、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的高校博物館環境中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培育綜合素養。
為方便中小學生參觀預約,“北京教育新地圖”微信小程序目前已開通高校博物館預約平臺。登錄“教育新地圖”小程序即可實現對高校博物館信息查閱、預約導航、打卡互動等,讓實踐教育的全流程可視化呈現,讓學生的每一次實踐實現有跡可循。
記者注意到,22所高校精心遴選了校內博物館的“寶藏”教育資源,邀請全市中小學生前往博物館開展實踐活動。比如:北京交通大學不僅開放了機械博物館,還提供了物理實驗室的參觀實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放了校史館、航空航天博物館和安全教育體驗館,提供了空天報國精神、航空航天與安全知識的教育資源。北京理工大學開放了國防文化教育基地、校史館,引導學生弘揚國防精神與愛國情懷。北京服裝學院開放了民族服飾博物館,將向學生展示我國各民族的服裝、飾品、織物。在北京印刷學院的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小學生可以學習我國印刷工藝的發展。在首都醫科大學的中醫藥標本館,則可以系統學習到中藥藥材標本和傳統中醫藥文化。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高校博物館的開放,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中,進一步感受首都高校的科研和人文氛圍。在參觀展品、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成才報國的遠大理想。”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管理辦公室主任葛宜科介紹,這些場館將通過豐富的展覽和活動,為中小學生提供學習和體驗的機會。
各場館地址、開放時間及預約方式: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常悅
攝影:蔡赫
編輯:姜思瑤
校對:韓沖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