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外交部消息,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應邀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這將是阿爾巴尼斯擔任總理以來第二次訪華,距離他今年5月連任僅兩個月。
連任兩個月來,既未造訪白宮,也未出席北約峰會,卻火速安排了一場長達一周的訪華之旅,怎么回事?
盡管總理本人未透露更多細節(jié),但從各方“劇透”中已隱約看到一張繁忙的日程表。
北京一站,阿爾巴尼斯將參加中澳總理年度會晤、中澳工商界首席執(zhí)行官圓桌會,還將會晤中國領導人。
還有消息人士稱,阿爾巴尼斯或?qū)⒊鱿袊鴩H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訪問上海和成都期間,他將與商界、旅游業(yè)和體育界代表會面。
對中國的重視源于澳大利亞認知與需求的變化。
首先,澳方轉(zhuǎn)變對華認知,充分認識到中國的重要性。
阿爾巴尼斯在第一任期時修復中澳關系,澳方對中國認知有所糾偏。所以,再次執(zhí)政后,阿爾巴尼斯很快選擇訪華,體現(xiàn)澳方對中國的重要性以及中澳關系的意義有了更清晰的判斷和認識。
這從此次突破傳統(tǒng)的行程設計上可見一斑。
時間上,為期一周,遠超通常兩三天或最多三四天的安排。
地點上,選擇上海、北京、成都,不同于以往僅訪問上海、北京兩地的常規(guī)路線。
“加成都一站,不僅僅與成都是內(nèi)陸城市有關,更體現(xiàn)出澳方將中國作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來看待,希望在技術、新產(chǎn)業(yè)、服務業(yè)等各方面展開戰(zhàn)略合作,而不只是把中國視作一個戰(zhàn)略或地域符號。”
其次,面對不確定性加劇的世界,澳大利亞作為中等國家,對確定性的需求更趨強烈。
在澳大利亞眼中,傳統(tǒng)盟友已日益變得不可靠。
隨著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強化“美國優(yōu)先”、將盟伴關系工具化,美澳之間矛盾盡顯。
在此情況下,澳大利亞更需考慮自身利益,包括政治穩(wěn)定、國家安全、經(jīng)濟發(fā)展,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捆綁在美國戰(zhàn)車上。
其實,此前已經(jīng)有3樁“大事”決定了澳大利亞阿爾巴尼斯政府現(xiàn)在和未來必須“靠近”中國,而不是“遠離”中國:
第一件事,在今年2月下到3月初,由055型大型導彈驅(qū)逐艦遵義艦領銜的中國海軍戰(zhàn)斗群編隊,在距離澳大利亞悉尼僅340公里的公海上展開實彈射擊演練。
誰都明白中國的艦隊這么走一遭里面的意志到底是什么。
作為澳大利亞的大哥的美國,并沒有敢于站出來為小弟撐腰,而是潛伏行跡,躲得遠遠的,相信這些澳大利亞人也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件事,就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4月2日對全球貿(mào)易伙伴國發(fā)起了“對等關稅”名義的關稅戰(zhàn),雖然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最忠心耿耿的小弟,但也未能幸免,最狠辣的是,美國政府居然把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鋼鋁產(chǎn)品加征了50%的關稅,讓澳方根本不能承受,美國就是要往死了弄。
第三件事,就在阿爾巴尼斯公布訪華行程的同一天,華盛頓又向澳大利亞掄來一記重擊,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計劃對特定進口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其中針對藥品的稅率高達200%,而藥品出口正是澳大利亞對美國的第一大出口商品,也是該國碩果僅存的高端制造業(yè)支柱。
此消息一出,澳大利亞財長吉姆·查默斯面色鐵青,最終只是從牙縫中擠出4個字:令人擔憂。
西方國家領導人到中國訪問不新鮮,但到中國訪問一呆就是一周,這才新鮮。
特朗普要使用關稅戰(zhàn)向世界各國施壓,必須把中國從全世界的供應鏈中都擠出去——但是,最終到底誰會被擠出去呢?是中國還是美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