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奕丹
7月9日,多名江蘇宿遷市民反映,6月中旬起,他們居住的運河天璽、運河瀾灣小區周邊不時能聞到刺鼻氣味,后發現附近的市政管網被人偷倒廢液。目前小區及周邊仍能聞到異味,已持續20余天。“我們目前最擔心的就是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一位居民說。
對此,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前期發現相關情況后,他們已在管網上下游采取圍堵措施,已將廢液轉移。為消除隱患,受影響的老管網已被挖開拆除,現正鋪設新管網。她也表示,目前宿遷市生態環境監測服務中心每天會對空氣質量進行兩次監測。
居民:
仍有刺鼻氣味,已持續20余天
運河瀾灣小區的居民王女士稱,6月中旬起,在小區內能聞到明顯異味,“類似記號筆的味道,聞著特別不舒服”,她和丈夫都感到嗓子不適。在相鄰的運河天璽小區,一位女性居民也表示,6月10日左右,家中出現很重的異味,她和家人感到咽喉不適、頭暈。她5歲的孩子在小區旁的天璽幼兒園就讀,幼兒園離傾倒點很近,事發后也已通知放假。
王女士稱,發現異常后,有居民通過12345等渠道投訴。宿遷市生態環境局于7月2日向一名業主作出書面回復。
居民提供的位置示意圖(受訪者提供)
在回復中,宿遷市生態環境局稱,6月18日,在發現湖濱新區克拉嗨谷西門(天璽路)附近的市政管網內被傾倒有刺鼻氣味的不明液體后,當地立刻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經公安機關初步查明,不明液體系泰州某企業產生的廢有機溶劑,相關人員已被公安機關控制,案件正在偵辦中。
當地居民收到的答復(受訪者提供)
1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宿遷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涉事的是泰州一家生產環氧樹脂的企業。目前公安機關已刑事立案。涉案有機廢液已轉移暫存,后期將進行鑒定,他們暫不掌握具體成分。
王女士表示,最近傾倒點附近仍能聞到明顯異味,她希望能有第三方機構參與環境檢測。“可能因為溫度比較高,他們開挖管道,使味道暴露出來了。”一名運河天璽小區的住戶也表示,她的父母在小區居住,最近還能聞到一些氣味,“我媽說好很多了,隱隱有點味道”。她希望了解事件的全貌,“(排污的是)哪家企業,排了多少?污染范圍到底有多大?”
當地生態環境局:
已轉移廢液,正在更換管網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表示,6月17日晚,湖濱新區環安局反饋,有居民反映小區附近存在異味。次日他們配合湖濱新區環安局到現場排查,開始采取圍堵、抽取廢液等前期處置工作。
湖濱新區環安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因擔心后期存在隱患,他們已將老管網挖開拆除,目前正在鋪設新的管網。受影響管道約800米,“經過研判認為受到污染的是這一段,別的地方也在檢測”。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此前曾于7月2日回復當地居民稱,該單位組織監測機構對傾倒點周邊的大氣環境、水環境以及管網入河口開展持續監測,發現土堆周邊空氣中丙烯腈濃度超過標準2.33倍,其他點位空氣中丙烯腈未超標。
針對這一情況,湖濱新區環安局工作人員表示,管網附近大部分被污染土壤已被運走,剩余一小部分回填土,在經過環保部門監測合格后才會回填。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受污染的土壤以及破碎管道都已規范暫存。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宿遷市生態環境監測服務中心每天會在上午、下午,對傾倒點及小區內部多個點位的空氣質量進行兩次監測,自7月2日以來,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水的監測是每隔三天,對雨水管網的入河口四個斷面都開展跟蹤監測,水質也都是達標的。”她表示,他們會加快配合屬地進行管網鋪設,以及后續的生態損害賠償工作。
一位居民表示,近期小區內有業主再次在宿遷市政府官網寫信,要求公布污染事件發生后苯系物、丙烯腈等重點污染物的濃度變化數據;公布受污染區域中各類介質(空氣、水、土壤)的采樣檢測分布點位圖和檢測頻次;公布污染土的清運數量、處置方式、去向單位等。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于7月7日答復稱,已針對前述問題上報領導,同時在小區附近設置臨時接訪點,可現場咨詢接訪點工作人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