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公司(隸屬于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宣布,向俄羅斯國防部交付了新一批蘇-34戰斗轟炸機,標志俄羅斯空天軍的實力進一步加強。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公司在聲明中強調,蘇-34戰斗轟炸機已經成為俄羅斯戰術航空兵的核心裝備。
需要指出的是,這是2025年交付給俄羅斯空天軍的第2批蘇-34戰斗轟炸機,由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公司旗下的新西伯利亞航空工廠生產,第1批于2025年4月18日交付。這些交付屬于國防訂單的一部分,表明雖然面臨西方制裁和戰場挑戰,俄羅斯國防工業仍在持續推進空天軍的裝備更新和補充。
在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的支持下,新西伯利亞航空工廠的產能已經得到大幅提升,以便滿足軍方需求。僅在2024年,新西伯利亞航空工廠就交付了6批蘇-34戰斗轟炸機(4月、6月、9月、10月、11月和12月),再加上2025年已經交付的2批,顯示出穩定的生產節奏。
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公司總經理瓦迪姆·巴德哈強調了高強度的生產節奏,據悉新西伯利亞航空工廠已實行三班倒工作制來滿足生產進度。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告中并未提及具體的交付數量,難以判斷批次的規模,引發了外界對俄羅斯航空工業在經濟壓力下真實產能的猜測。
蘇-34“后衛”是蘇霍伊公司設計的一款雙發雙座超音速戰斗轟炸機,于2014年開始服役,由蘇-27“側衛”平臺發展而來,是俄羅斯空天軍的關鍵資產。蘇-34戰斗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對前線600公里內嚴密設防的地面和海上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蘇-34戰斗轟炸機擁有裝甲座艙,采用并列雙座設計,支持全晝夜、全天候作戰。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4500公里,具備防區外打擊能力并能避開敵方防御網。蘇-34可攜帶多種武器,例如配備UMPK滑翔制導套件的FAB系列通用航空炸彈,Kh-29和Kh-38等空地導彈,以及R-73和R-77空空導彈。
在烏克蘭戰場上,蘇-34戰斗轟炸機承擔著支援地面部隊、打擊基礎設施的核心任務,經常使用配備UMPK滑翔制導套件的通用航空炸彈實施防區外打擊。不過,蘇-34在作戰中也暴露出了弱點。根據開源追蹤機構Oryx統計,自2022年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羅斯空天軍至少損失了37架蘇-34戰斗轟炸機。
新一批蘇-34戰斗轟炸機的交付,反映了俄羅斯試圖在長期沖突中維持空中力量的戰略,同時對外展示軍事實力。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公司的增產計劃符合“戰時經濟”轉型,將軍事生產置于民用經濟之上。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副總裁弗拉基米爾·阿爾佳科夫表示,所有航空工廠均已滿負荷運轉,優化流程加快交付速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