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邵昀】
據泰國《民族報》、泰國公共電視臺7月9日報道,泰國前總理他信當天首度公開回應女兒佩通坦的“通話錄音門”,為“錯信”柬埔寨參議院主席、前總理洪森向公眾道歉。他說,洪森對佩通坦的所作所為令他深感震驚,自己與洪森的“兄弟情”已經破裂。
“我曾經和他(洪森)親如兄弟。但在他對我女兒的所作所為之后,我感到震驚。怎么會發生這種事?至于這段關系……就讓它結束吧。我不在乎了。”他信接受泰國民族電視臺(Nation TV)直播采訪時說道。
因一段被泄露的、與洪森討論泰柬邊境爭端的通話錄音,剛剛上任泰國總理不到一年的佩通坦被疑“親柬”,接受彈劾調查,并于7月1日被宣布暫停行使總理職權。對此,他信9日表示,佩通坦是被誘導與洪森單獨通話,并不知道對方正在錄音。
按照他信的說法,泰柬邊境緊張局勢爆發后,是洪森主動要求通話。他信說,事發當天,佩通坦打電話告訴他,她將前往曼谷一家酒店與柬埔寨金邊市副市長柯良宏(Khleang Huot)會面,后者會安排她與洪森通話。為此,佩通坦邀請了時任副總理兼防長普坦(現代理總理)、外長瑪里與總理秘書長蓬敏同行。
然而,他信稱,佩通坦一行人等待了近三個小時,洪森方面一直沒接通電話。負責牽線和翻譯的柯良宏解釋稱,洪森當時正在睡覺。他信隨后建議女兒及團隊解散返回,結果在陪同官員離開后,洪森主動去電佩通坦的私人手機。
“這不禁讓人懷疑,洪森是真的在睡覺,還是早有計劃,只等身邊官員離開后再打電話,好方便錄音?”他信指責稱,洪森的這種做法“令人痛心”。
他信補充稱,佩通坦當時之所以試圖妥協,是因為兩個家族之間的“私人情誼”,但鑒于情況本身,他仍有責任向公眾道歉。“我承認,我與他(洪森)這樣的人打交道是一個錯誤。”泰國公共電視臺指出,這是自泰柬邊境局勢升級以及佩通坦被停職后,他信首次公開對此兩件事作出回應。
7月9日,他信(前排左三)出席泰國民族電視臺活動現場,背景為洪森與他信的合照 《民族報》
當被問到佩通坦被停職后是否有再與洪森聯系,他信說,他只發過一條訊息給洪森,寫的是“你的所作所為傷害了我,也傷害了你”,洪森沒有回復。
他信承認,自己從未想過事態竟會發展到如此地步,過去一段時間他曾反復思考哪里出了問題,猜測可能是在無意中得罪了洪森。泰媒“新新聞”網站(Khasod)稱,他信在采訪中暗示,兩國關系惡化可能源于泰國嚴厲打擊詐騙活動。
“我和洪森曾經非常親近,我從未想過如此親近的人會做出如此舉動,”他信說,“但當國家出現問題時,我會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不過,他信評價稱,洪森的行為沒有損害泰國,而是毀掉了他自己的信譽。“現在沒人敢和他說話了,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談話是否會被錄音。”他還重申,泰柬的邊境沖突不會升級為全面沖突,“泰柬沒有開戰,這只是邊境沖突,我們仍然可以談判”。
今年5月,柬埔寨和泰國軍隊在邊境爭議地區發生短暫沖突,雙方交火持續約10分鐘,1名柬埔寨士兵身亡。此事導致泰柬關系跌至十多年來的最低點,兩國分別在邊境采取了管制措施,限制人員和貿易往來。
6月18日,柬埔寨和泰國媒體報道了一段佩通坦和洪森的通話錄音。通話中,佩通坦稱呼洪森為“叔叔”,請求洪森協助自己解決兩國的邊境問題,甚至批評一名泰國陸軍前線指揮官加劇緊張局勢,因而在泰國國內引發爭議。
佩通坦當時就此道歉,稱通話屬于私人性質,旨在緩解邊境局勢,沒有想到被錄音。在此次泰柬邊境爭端爆發前,洪森與他信一直被認為關系頗為密切。兩人相識30多年,不僅以“兄弟”相稱,洪森家中據稱還有兩個以他信和妹妹英拉命名的房間,專門預留給二人下榻。
6月19日,佩通坦召開記者會,就通話音頻遭泄露一事致歉 視覺中國
洪森則在社交媒體上放出更長的錄音片段,表示自己是“為了防止誤解和誤讀、也是為了透明,按照習慣進行了錄音”。但洪森否認將音頻泄露給媒體。他說,這段錄音被分享給約80人,包括柬執政黨以及參議院、國會、外交事務、教育、邊境事務、軍隊等各部門的高層,其中“可能有人不喜歡泰國總理”。
通話錄音流出當晚,此前一直因為內閣改組方案與佩通坦存在矛盾的泰國執政聯盟第二大黨自豪泰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其黨首、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努廷等多名自豪泰黨內閣成員辭職。自豪泰黨表示通話可能對泰國的民主制度、國家利益以及泰國軍隊造成影響,佩通坦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6月20日,泰國國會上議院議長向泰國憲法法院提交彈劾佩通坦的請愿,理由是佩通坦與洪森的通話內容涉嫌違憲及違反道德規范。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受理請愿,并決定即日起暫停佩通坦行使總理職權。根據聲明,佩通坦須在收到請愿書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交書面答辯。
“佩通坦低估了外交的嚴肅性、政治的復雜性。”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朱振明7月4日對觀察者網分析,“通話門”事件令不少佩通坦的支持者失望。他指出,泰國社會普遍強調國家尊嚴與軍隊榮譽,佩通坦對邊防軍官的貶損言論,被許多民眾視為“越界”。
當地時間7月1日,佩通坦在總理府表示接受泰國憲法法院的決定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泰國研究所所長余海秋預計,在15天的申辯期限內,佩通坦依然擁有一定司法說服空間。他指出,佩通坦辯稱通話屬“危機談判策略”,且未泄露實質機密。如果她能夠提供有力證據,證明對話的“外交斡旋”性質,并獲得憲法法院采信,那么便有可能避免重罰。
不過,若無法及時修復公眾信任,即便司法尚存回旋余地,失去民意支持也將使佩通坦的政治前景更加黯淡。就在6月28日,泰國首都曼谷爆發游行示威,數千名抗議者要求佩通坦辭職。這是“通話門”曝光以來泰國掀起的首場大規模街頭抗議,也是自2023年為泰黨上臺執政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會。
此外,司法走向也受限于泰國政治結構的深層博弈。泰國憲法法院被認為是泰國親王室與保守派勢力的支柱。泰國保守派陣營長期反對他信家族重新執政,泰國王室雖未直接表態,但樞密院默許憲法法院受理彈劾。此前也有他信的政治盟友因憲法法院裁決而下臺的先例。
在此背景下,軍方態度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余海秋表示,盡管憲法規定軍方不得干預政府事務,但實際上其在泰國政局中始終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佩通坦與洪森的通話事件,不僅暴露了外交風險,也進一步激化了其與軍方間的緊張關系。如果軍方決意切割,不僅會削弱佩通坦的政治后盾,也可能推動政變或轉而支持反對派,從而顯著提高其下臺的可能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