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水某幼兒園的血鉛超標事件,讓不少家長揪心:“孩子血鉛高了多久能降下來?有沒有辦法加速恢復?”別急,今天就用科學知識幫大家理清思路。
先說一下,血鉛的正常值應該<100μg/L,但是這是針對成年人的標準。對于兒童來說,血鉛值應該< 50μg/L才算正常。
當兒童血鉛超過正常范圍,但<450μg/L,就屬于輕度中毒;如果≥450,則屬于中重度中毒。
據甘肅天水聯合調查組通報,涉事幼兒園就讀的251名幼兒中,血鉛異常233人,正常18人。異常是有多異常?在新聞報告中,有家長帶孩子到西安檢測,血鉛水平高達528 μg/L。
鉛進入人體后,會“兵分三路”:血液、骨骼牙齒、軟組織,血液中的鉛半衰期約28-36天。如果僅僅看這個半衰期數值,感覺也沒那么糟糕,因為即便是超標10倍,經過三個半衰期(也就是3個多月),血鉛值就會正常了。
但是實際并不是這樣的,由于我們平時的食物中,即便是合乎食品標準的食物,也會帶有一定比例的重金屬,我們每天還是會“正常”吃進一些重金屬,超標的血鉛恢復起來就沒有那么快。
尤其對于兒童來說,整體恢復速度比成人慢得多——比如血鉛≥10 μg/L的孩子,平均需要1年多才能降到安全值以下[3]。
為什么兒童更難恢復?
吸收能力強:成人飯后吸收20%的鉛,孩子卻能吸收50%,空腹時甚至可能全吸收;
骨骼“存鉛”特性:兒童骨骼中鉛占全身73%,這些鉛會像 “蓄水池” 一樣,在缺鈣、生病時重新釋放到血液里,延長恢復周期。
1.避免二次暴露:先斷鉛來源
天水事件中重金屬鉛的來源目前還沒有定論,可能是食物中摻入的工業顏料,也可能是被污染的水源。2015年,美國密執安州弗林特市爆發了10萬居民鉛中毒的事件,起因是因為市政府為削減預算,更換了水源,而有問題的河水對供水管道有極強的腐蝕性,導致重金屬污染自來水。
此外,鉛還可能藏在劣質玩具漆、老舊水管水、爆米花容器中。因此,發現血鉛異常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盡快確定污染源。如果不是公共衛生出現了問題,家長第一時間需要排查孩子生活環境中的鉛隱患。
關注天水事件的人,其實最關注的,是當地的飲用水源是否有問題?2010年,《地方病通報》雜志就發表過一份《天水市農村鉛污染地區兒童血鉛水平對兒童行為影響的研究》的報告。
2.醫學干預:專業手段更靠譜
如果血鉛>250μg/L,醫生可能會采用“螯合劑治療”,像拔蘿卜一樣把鉛“拽”出身體。但記住:千萬別信偏方,曾有家長給孩子喝“排鉛口服液”,反而耽誤正規治療。
3.飲食調理:給身體裝濾網
飲食是天然的‘排鉛藥’,蛋白、鈣補到位,鉛就沒地兒“插隊”。有研究表明,營養好的人群,重金屬的攝入會相對較少
鈣鐵鋅“三劍客”:鉛在腸道里的吸收要依賴轉運蛋白 ——DMT1(二價金屬轉運蛋白1)。這種轉運蛋白負責將二價金屬離子(如鐵、鉛、鋅、鎘等)從腸道腔轉運至細胞內,進而進入血液循環。牛奶、瘦肉、牡蠣等食物富含鈣、鐵、鋅等二價離子,能和鉛“搶位置”,減少腸道吸收。研究顯示,食物中鈣攝入不足的孩子,血鉛水平相對比較高[1][2];
維生素C 助攻:獼猴桃、橙子中的維C能讓鉛變成“水溶性廢物”,每天吃 200g 新鮮水果,相當于給身體加了 “凈化劑”。
孩子上個幼兒園,竟鉛中毒了——這是任何家長都無法承受的噩夢。如今只盼中毒時間尚短,血鉛盡快回落,重金屬造成的損傷還能逆轉。
更令人揪心的是,重金屬的“中獎”猝不及防,待到發現已是傷害鑄成。那些尚未“中獎”的孩子,日常的營養防護一刻也不能松懈——這絕非杞人憂天,而是普通人抵御重金屬“悄然而至”的唯一屏障!
參考資料:
1. Turgeon O’Brien, H.,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calcium intake on lead exposure in Inuit children attending childcare centres in Nunavi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014.24(5): p. 482-495.
2. Roy, A.,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micronutrient intake and blood lead level in Uruguayan children. The FASEB Journal, 2011.25(S1): p. 32.6-32.6.
3. What is the Biological Fate of Lead in the Body? ATSDR,CD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