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俄烏戰場硝煙未散,美俄角力再度升級。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爆料了一段音頻,音頻中特朗普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如果俄軍進攻烏克蘭,美國將“轟炸莫斯科”作為報復!
與此同時,普京也不再遮掩態度,拒絕進一步談判,并悄然為下一輪大戰布局。隨著俄軍在烏南新戰線取得進展,這場曠日持久的沖突,又一次來到了關鍵節點。
一、特朗普突然翻臉,放出“轟炸莫斯科”狠話
在過去的幾年里,特朗普一直以“與普京關系良好”自居,不斷在公開場合釋放“推動和談”的姿態。然而,近日CNN爆出的一段2024年聚會錄音,卻令外界嘩然。
錄音中,特朗普在通話中直接警告普京:“如果你繼續進攻烏克蘭,我會下令轟炸莫斯科。”
這一說法無疑是對外界認為特朗普“親俄人設”的徹底顛覆。更重要的是,他隨后又宣布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徹底打破外界對他的幻想。
為何會有如此巨大轉變?分析普遍認為,特朗普逐步意識到,自己在俄烏問題上一直被普京“牽著鼻子走”。他以為與普京維持良好私人關系可以換來停火與和談,但現實卻是普京始終按自己的節奏推進戰爭。
二、普京撕破偽裝:拒絕談判,強硬到底
幾乎在特朗普放話的同一時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開出了一套“停火條件”——撤銷所有對俄制裁、承認烏東四州歸屬、歸還被凍結俄資產……這種姿態實際上意味著一件事:俄方根本沒打算認真談判。
與此同時,普京也在國內簽署了新的法案,允許非俄羅斯國籍人士加入俄軍。這一舉動,再次釋放出強烈信號:俄羅斯正在準備擴大軍隊規模,或為新一輪軍事沖突積蓄力量。
這不是虛張聲勢。從俄羅斯一貫的策略來看,這種“合法化外國兵源”的做法,既能彌補兵力不足,又可加速對烏克蘭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
三、外交技巧破產,特朗普徹底醒悟
長期以來,特朗普奉行一種“商業式外交”——通過營造“私人關系”來降低談判成本。他在任時多次強調“我和普京關系很好”、“我能搞定中美問題”,但如今,這一策略顯然碰壁。
特朗普自詡能靠人脈搞定大國沖突,結果卻發現,普京根本不買賬。現實是,在整個俄烏沖突過程中,普京以“談判”之名拖延時間,以“停火”之術換取戰場主動。
而特朗普直到最近才徹底醒悟,才有了“轟炸莫斯科”這般極端的言論。某種程度上,這更像是“惱羞成怒”下的強硬反撲。
四、俄軍趁機推進,烏克蘭戰線再告急
就在美俄話語交鋒的同時,俄軍在烏克蘭南部悄然發起新攻勢,成功奪取戰略要地“卡緬西克”。該地地處交通樞紐、地形要沖,是烏軍南部防線的重要支撐點。
更危險的是,俄軍有意從卡緬西克與胡里艾博樂兩個方向發動夾擊,目標直指南部重鎮庫班。一旦庫班失守,烏軍南線將被徹底撕裂,俄方將獲得戰略主動。
而此時的烏軍,正苦等美援物資到位。大量裝備尚未運抵,兵員輪換不足,空中支援更是捉襟見肘。分析普遍認為:若俄軍在未來一月內加快推進,烏軍防線存在全線崩潰的可能。
五、戰爭進入新階段,大國博弈再上高臺
隨著特朗普態度轉變,美俄關系的緊張程度再次升級。而普京的拒談和擴軍,也表明這場戰爭不會在短期內迎來停火。
美國選情愈加復雜之際,特朗普試圖用“強硬手段”向國內選民展示領導力;而普京則一邊加緊戰事,一邊穩固國內政治秩序。
在這個背景下,烏克蘭已不再只是一個前線國家,而成了全球地緣政治棋局中的重要籌碼。對于中方而言,這種格局也必須高度警惕,戰爭的外溢效應、歐美政治的動蕩,都可能影響亞太安全環境。
一場戰爭,牽動三方格局;一句狠話,撬動大國博弈。未來的每一步,既關乎烏克蘭的命運,也關乎全球秩序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