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巴基斯坦特別法庭扔出一個重磅炸彈:判了前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死刑。這事一出,立馬在巴基斯坦國內和國際上炸開了鍋。不僅因為這是巴基斯坦頭一回有前總統被判死刑,還因為法庭順手加了個奇葩命令,搞得軍方直接跳腳喊“沒底線”。
穆沙拉夫1943年8月11日生在印度德里,那會兒還沒印巴分治。1947年,印巴分了家,他跟著爹媽搬到巴基斯坦卡拉奇。
小時候家里條件一般,但穆沙拉夫挺爭氣,進了巴基斯坦軍事學院,1964年正式當上炮兵軍官。之后他在軍隊里一步步往上爬,1971年印巴戰爭還上過戰場,攢了不少實戰經驗。到1998年,他混到了陸軍參謀長,成了軍方的大佬。
1999年10月12日,穆沙拉夫人生的高光時刻來了。當時的總理納瓦茲·謝里夫看他不順眼,想把他軍職撤了,結果穆沙拉夫不干了,直接發動政變,把謝里夫趕下臺,自己當上了國家首席執行官。
2001年6月20日,他正式當上總統,還順手給自己加了個陸軍參謀長的頭銜,權算是抓得死死的。為了穩住位置,他還搞了個“法律框架令”,讓自己能解散議會、任命軍方高層,基本上把國家大事捏手里了。
穆沙拉夫當總統這段時間,干的事不少,有好有壞。他上臺后搞了些改革,比如打擊腐敗、推女性權益、刺激經濟。尤其在國際上,他跟美國搭上線,支持反恐戰爭,巴基斯坦經濟還真有一陣子蹭蹭往上漲。可問題也一大堆。他靠政變上臺,本來就讓很多人不服,再加上獨裁作風,國內外罵聲不斷。
2007年,他干了件大事,直接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那年他想罷免首席大法官伊夫蒂卡爾·喬杜里,結果捅了馬蜂窩,全國律師和民眾上街抗議,鬧得不可開交。
同年11月,他干脆宣布緊急狀態,暫停憲法,想強行保住總統位子。可這招玩得太狠,徹底把反對派惹毛了。2008年,眼看彈劾壓力頂不住,他只能辭職,跑去倫敦流亡,后來又搬到迪拜住下。
2013年,穆沙拉夫不甘寂寞,想回國參選大總統。結果剛落地,就被一堆指控和逮捕令砸懵了。法庭不讓他參選,還開始查他“叛國罪”。這時候,他健康也不行了,干脆賴在迪拜不出庭。
2014年,法庭正式開始審穆沙拉夫,主要罪名是2007年那次緊急狀態違反憲法,算“叛國罪”。因為他人在迪拜,審了好幾年都是缺席審判。到了2019年12月17日,特別法庭終于憋出大招,宣布判他死刑。法庭的邏輯是:你丫暫停憲法、搞緊急狀態,就是叛國,必須死。
這還不算完,兩天后,法庭出了個詳細判決書,里頭加了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命令:如果穆沙拉夫在執行死刑前掛了,那就把他尸體拖到伊斯蘭馬巴德的D-Chowk廣場,公開吊三天。這命令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啥意思?死了還不讓人消停?這得多大仇多大怨啊?
判決一公布,巴基斯坦軍方第一個坐不住了。軍方發言人阿西夫·加富爾直接開炮,說這判決“超越了人性、宗教和文明的底線”。為啥軍方反應這么大?得從巴基斯坦的國情說起。
軍方在巴基斯坦一直是大爺,政壇上說一不二。穆沙拉夫好歹是前陸軍參謀長,軍方出來的總統,被這么判,軍方覺得臉上掛不住。而且這奇葩命令,連尸體都不放過,軍方覺得這不光是打穆沙拉夫的臉,也是打整個軍方的臉。
軍方不光嘴上抗議,還直接找總理伊姆蘭·汗施壓,要求政府出面收拾這爛攤子。特別法庭的成立,本來就被軍方看成是司法系統對軍事權威的挑釁,這回判決措辭還這么極端,軍方徹底怒了。
這事不光巴基斯坦內部炸鍋,國際上也盯著呢。一些人權組織跳出來,指責法庭的命令是“野蠻行徑”。想想也挺離譜,死刑就算了,還要把尸體掛廣場三天,這在現代社會聽起來跟中世紀差不多。聯合國和其他國家雖然沒直接干預,但輿論上對巴基斯坦司法的質疑聲挺大。
不過,話說回來,穆沙拉夫在國際上的名聲也不咋樣。當年支持美國反恐戰爭,幫著打塔利班,西方國家對他有點好感;可他獨裁那一套,又讓很多人看不慣。所以這回被判死刑,國外反應也是五味雜陳,有人覺得活該,有人覺得判決太過了。
這審判看著是沖著穆沙拉夫來的,但背后水深得很。巴基斯坦的政治從來就是軍方、司法和政客三方掐架。這回特別法庭敢這么判,跟軍方的老對頭謝里夫家族脫不了干系。納瓦茲·謝里夫當年被穆沙拉夫趕下臺,家族一直記恨在心。謝里夫2013年當上總理后,就開始推動對穆沙拉夫的清算。這次判決,多少有點報仇的味道。
再說司法系統,特別法庭想借這事兒證明自己獨立性,不受軍方擺布。可這命令一出,反而讓人生疑:你們這是真獨立,還是故意挑釁軍方?至于民眾,對穆沙拉夫評價也兩極分化。有人懷念他當年的經濟政策,有人罵他毀了民主。這場審判,干脆成了各方勢力的大混戰。
判決雖然出了,但穆沙拉夫人在迪拜,巴基斯坦政府也沒辦法把他弄回來。2020年1月13日,拉合爾高等法院跳出來,說特別法庭的判決違憲,直接把死刑給推翻了。這下軍方松了口氣,政府也樂得順水推舟。
穆沙拉夫呢?繼續待在迪拜,身體越來越差。2023年2月5日,他在那兒去世了,79歲。遺體運回卡拉奇,葬在家族墓地,葬禮低調得很,只有軍方代表和幾個親友到場。死了之后,巴基斯坦網上又熱鬧起來,支持他的說他經濟搞得好,反對他罵他獨裁到死。
2024年1月,最高法院又出來補一刀,說特別法庭的叛國罪判決還是有效的,但人死了,案子也就結了。這事到這兒,算是徹底畫句號。
穆沙拉夫這案子,為什么這么亂?說白了,巴基斯坦這國家的政治生態就沒太平過。軍方強勢慣了,動不動政變上臺;司法想獨立,又老被軍方和政客掣肘;政客呢,不是被軍方趕下去,就是忙著互相報仇。穆沙拉夫從軍營爬到總統位,又從總統位掉到流亡,最后被判死刑還加個奇葩命令,啥都占全了,活脫脫就是巴基斯坦權力斗爭的縮影。
再說那個奇怪命令,其實也不是完全沒來由。巴基斯坦歷史上有過類似的事,比如1958年,軍政權把前總理布托的尸體挖出來驗尸,1979年布托被絞死后,尸體也被公開示眾。這次穆沙拉夫的判決,多少有點歷史傳統的影子。不過現代社會,這種做法早就不合時宜,難怪軍方和國際社會都覺得過分。
這案子看著挺熱鬧,其實執行的可能性從一開始就幾乎為零。穆沙拉夫遠在迪拜,巴基斯坦沒引渡條約能把他弄回來。判死刑更多是象征性的,給反對他的人出口氣,順便敲打軍方一下。可那奇怪命令,實在多余,把事搞得太夸張,反而讓判決的正當性打了折扣。
從大格局看,這事反映了巴基斯坦政治的死結:軍方和文官政府斗了幾十年,誰也壓不倒誰。穆沙拉夫的故事,就是這矛盾的一個切片。他靠軍方上臺,最后卻被軍方的老對手清算,連死了都沒逃過罵名。
穆沙拉夫這輩子,起起落落,像坐過山車。從一個普通軍官,到國家老大,再到流亡海外,最后落個死刑判決,人生真是夠戲劇化。拋開個人恩怨,他留下的遺產也復雜:經濟上有點功勞,民主上是大黑點。巴基斯坦這國家,政治亂成一鍋粥,他的經歷不過是冰山一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