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為了給朋友捧場,在理發店累計充值430多萬,卻花錢買罪受!咋回事呢?近日,合肥市程先生向媒體反映,他為了給朋友“捧場”,兩年間在一家理發店累計充值高達430多萬元,消費記錄顯示,程先生主要購買了“30萬元灌腸療程”“腹部排濕”(單次一兩千元)及“針刺排毒”服務。店員在錄音中承諾灌腸可減肥、逆轉衰老,但是他做完這些項目后,卻出現持續性腹瀉、皮膚針刺傷口難以愈合等問題。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經查詢,這個店的工商登記經營范圍僅為理發,根本不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行醫資質,這意味著其提供的灌腸、針刺等服務屬于“非法行醫”范疇。所以,程先生就要求退還卡內的170多萬元余額,但是遭到了門店的拒絕。目前合肥經開區市監局、衛健部門及公安已聯合介入,重點核查該店超范圍經營及非法行醫問題。
事實上,程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它也再次暴露了非法行醫的行業亂象。一些非醫療場所打著“養生”、“保健”、“排毒”的旗號,違規開展具有醫療風險的操作,不僅價格虛高,更是嚴重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同時,這起事件也暴露了預付式消費監管的漏洞。現實中,像程先生這樣單次充值數百萬元的極端案例,凸顯出預付資金監管機制的缺失。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維權:經營者未按約定提供服務時,消費者有權要求退回預付款。今年5月新實施的《預付式消費糾紛司法解釋》更明確,商家如果設置“不退余額”等霸王條款均屬無效,消費者遇商家拒退可主張三倍賠償。
在這奉勸大家,去理發就別信推銷,當對方開始打感情牌時,請立即捂住自己的錢包。最后送大家一句保命口訣:理發就理發,別信養生話;充值一時爽,退錢火葬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