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紅海以及霍爾木茲海峽水面上,出現大量懸掛中國國旗的貨輪。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網友表示,《戰狼》拍的還是太保守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胡塞武裝再度對紅海過往船只展開襲擊,同時還發布公告,聲稱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船只,不會受到胡塞的襲擊。
可是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各國船只能懸掛注冊國的國旗,不能隨便在海上行駛期間,懸掛外國的國旗。
否則就有可能被視為海盜行為,情節嚴重的還會被沒收船只。
同時,國際上大多數貨輪無論歸屬于哪個國家,名義上都是在巴拿馬、利比里亞等國家注冊。
無法通過船旗來判斷這艘貨輪真正的歸屬地。
再加上海上貨輪平均為十多萬噸,甚至數十萬噸,這可是要比航母還要大。
在這樣一艘巨無霸面前,船旗幾乎是無法通過肉眼能識別到的。
那么胡塞是如何識別海上航行的貨輪,隸屬于哪個國家?
很簡單,那就是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的信息進行識別。
比如說一艘船正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航行,準備前往亞丁灣的巴拿馬籍集裝箱貨輪,就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的信息中,明確寫明“中國船員”。
【紅海貨輪,開始貼上中國標簽】
除此之外,還有一艘隸屬于科威特油輪公司的油輪,也在目的地上寫明“CHINA”,表明這是一艘駛向中國的原油運輸貨輪。
還有一艘貨輪雖然懸掛了利比里亞國旗,正在駛向中東地區,沒有表明目的地,但是在信息上填寫了“中國船員和中國船主”。
而這艘貨輪是中國和波蘭合資的中波輪船公司麾下的貨船之一,的的確確屬于中國船。
當然,這一信息并不能百分百用于表明身份。
比如說隸屬于中國香港榮昌時代海運有限公司的巴拿馬籍散貨船,在目的地信息上標注了“CHINESE”和“甲板上有武裝”。
當然,這個武裝并不代表著船上有火炮和導彈,或者運輸軍火,而是強調自己的船上有武裝警衛,以此震懾那些海盜。
有數據顯示,在最近一段時間中,霍爾木茲海峽附近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的信息里標注自己是中國、俄羅斯船只,與中國有關聯,或者與以色列無關的船只超過了50艘,已經達到附近船只總量的5%。
雖然占據的比例并不算高,但是考慮到此前伊朗只是揚言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并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這個比例并不算低。
同時這些貨輪標注自己的“中國身份”,就是為了避免遭到胡塞的襲擊。
這對于美國而言,可是赤裸裸的打臉行為。
畢竟,美國素有“頭號強國”之稱,結果自家航母在胡塞的襲擊下,屢次吃癟并被迫撤離。
如今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各國貨輪選擇懸掛中國國旗。
這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
代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也代表著只有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的“救世主”。
畢竟,此前胡塞可是接連對兩艘駛向中國的貨輪展開襲擊。
一艘是從中國珠海出發,前往土耳其的希臘散貨船,按照胡塞的說法,貨輪裝載了大量化肥和鋼鐵。
隨后胡塞還使用無人機襲擊另一艘貨輪,并派出小艇登船將其炸沉。
之所以胡塞沒有手下留情,最大的原因就是這艘貨輪曾駛入以色列港口,被視為合法攻擊目標。
這也是2025年以來,胡塞首次對民用船只展開進攻。
就在炸毀這艘貨輪之后,胡塞再度對一艘希臘貨輪展開襲擊,在登船的過程中發生交火,造成四人死亡。
【胡塞擊沉貨輪,紅海不再安全】
面對這種情況,這些貨輪只能展示自己的“中國身份”。
但是真實性無法查證。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眼下胡塞的打擊范圍僅限于紅海,與霍爾木茲海峽毫無關系,但是在國際航運過程中,很多船只會先后經停多個港口,向多個地區運送貨物。
還會在不同港口裝載新的貨物。
這樣一來,前往霍爾木茲海峽的貨輪,有的會經過紅海與蘇伊士運河。
說白了,伊以剛停火,但是霍爾木茲海峽的局勢依舊比較緊張。
此前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頻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用導彈和戰機攻擊多艘貨輪、油輪。
還通過部署水雷,以及沉船封鎖航道,以此封鎖海峽。
這個時候,無論伊朗是否準備封鎖海峽,至少在過往的貨輪看來,海峽隨時都可能被封鎖。
只不過從伊朗的角度來看,一旦封鎖海峽,對自己也不利。
據悉,霍爾木茲海峽每日運輸石油超過2000萬桶,影響一眾國家。
影響的范圍比較廣。
搞不好會引起一眾國家的反對,這對于伊朗是極為不利的。
而且從兩伊戰爭結束之后,伊朗幾乎是口頭威脅,從未表示要真正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說明伊朗也清楚,自己不能太過任性。
就在中國影響力在中東大放異彩之際,歐盟卻選擇“背刺”中國。
別忘了,我國外長此前可是剛剛出訪歐洲。
此前原本計劃在七月份舉行的經貿峰會,歐盟突然拆臺,單方面取消會議,理由是中國限制歐洲企業發展,限制稀土出口數量。
這理由確實足夠不要臉。
同時也宣布,涉及500萬歐元以上的醫療設備招標,絕對不允許中國企業參加。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說歐盟選錯了對象。
中國可是敢于和美國硬剛到底的存在,自然不可能讓歐盟為所欲為。
于是我國迅速發起反制,從7月5日,對歐盟出口至中國的白蘭地加征27%至34%的關稅。
再到后來宣布歐盟企業也無法參加中國的醫療設備招標。
同時未來對歐盟稀土出口會進一步展開嚴格審批,隨時都會喊停。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為何歐盟如今隨時面臨美國的關稅大棒狠狠砸在頭上,卻要背刺中國?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中國產業發展太快,比如說新能源汽車。
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占據三成左右的市場,同時還在不斷的發力。
歐盟已經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追不上中國。
【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歐洲】
這個時候,中國醫療產業也開始迅速發展,歐盟對此屬實有點羨慕嫉妒恨。
二是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如果我們擴大對歐盟稀土出口數量,歐盟不僅不會感恩,同時還會認為我們有求于歐盟。
三是歐盟認為我們暗中援助俄羅斯,就算我們說沒有,歐盟都不會相信。
四是歐盟計劃背刺中國,然后討好美國。
只有讓美國人看到自己的誠意,才有可能停止對歐盟加征關稅。
歐盟估計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此次居然會踢到鐵板上。
畢竟,我國如今手握稀土和市場雙王牌,無論是反制美國還是反制歐盟,均屬于手到擒來。
從這一點來看,在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之后,很多國家早晚會妥協和讓步,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對此,我們是一點都不在乎。
大家可曾記得,曾經在2018年貿易戰與科技戰開啟之后,美國不就拉著一眾小弟來圍堵中國嗎?
如今特朗普卻準備圍堵中國和美國的小弟,甚至要單挑全球國家。
既然美國對自家小弟動手,那么這些小弟們早晚就要下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一旦美國的小弟對美國下跪,那么特朗普還是會和2018年一樣,拉著一眾小弟們圍堵中國。
對于我們而言,大不了我們再迅猛發展十年的時間。
那么歐盟明知美國不會放過自己,為何拒絕和中國聯手對付美國?
說實話,眼下對于歐盟而言,俄烏沖突沒有結束,中國工業產品不斷占領歐盟的市場。
北約秘書長恨不得叫特朗普爸爸。
整個歐盟都處于瑟瑟發抖的階段。
而我們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之后,就一直和西方列強做斗爭。
因為這是我們的恥辱,必須奮起反擊。
但是在歐洲人看來,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歐盟的身上,也許會叫做光榮和夢想。
這也是為何特朗普每次用美國退出北約要挾一眾歐盟成員國,后者就會對特朗普唯命是從的原因所在。
比如說此前波蘭,為了乞求美國在本土駐軍,累計和特朗普談了三次,最終特朗普同意之后,波蘭人民歡迎美軍入駐的場景,至今讓波蘭軍隊記憶猶新。
與波蘭有相同想法的還有烏克蘭,別看黑土地淪為焦土。
基輔一點都不擔心自己會被俄羅斯全部占領,反而是幻想著美國大兵可以駐扎在烏克蘭。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那么多國家愿意跟隨美國展開演習。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自己莫大的光榮。
所以,在關稅戰中我們不需要奢望歐盟與中國會聯手反擊美國,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歐盟壓根就沒有做好得罪美國的準備。
【中歐會談剛結束,歐盟背刺中國】
再加上美國還手握美元,壓根就不擔心自己會走向崩潰。
甚至最終還會出現特朗普當初所言那般,“他們會排著隊親我的......”。
更別提歐盟歷史上一直都是戰亂不斷,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均在歐洲的土地上爆發。
西歐累計付出上千萬人傷亡的代價,東歐一直沒有脫離對俄羅斯的恐懼。
這個時候,他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美國的身上。
說白了,此次特朗普之所以敢揮舞關稅大棒,叫囂著單挑全球,就是因為手握美元。
美元是什么?是美國人的貨幣,同時也是“全球的麻煩”。
而且歐盟就喜歡充當殖民地,就喜歡誰的大腿粗就認誰當爹。
再加上美國如今擁有十個航母編隊,我們只有三個,歐盟自然看不上中國。
如果我們擁有六個航母編隊,歐盟馬上就會暗中討好中國,再也不敢鼓吹所謂的“威脅論”。
等到我們擁有十個航母編隊之后,估計歐盟會保持絕對的中立,閉口不提對付中國。
因此,我們的重中之重,除了要發展工業和經濟,同時也要發展軍事力量。只有等到我們在2028年左右,擁有核動力航母之后,我們才算真正完成航母工業的從0到1的跨越。
所以,我們對于歐盟此次背刺中國一事,不需要放在心上,本來也沒有把歐盟當回事。
等到我們的實力得到提升之后,會有一堆人跪著求我們收他們做小弟,如果不收,就會抱著大腿不撒手。
但是在中東地區完全不同,我們在中東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反觀美國,此前出動兩艘航母都搞不定胡塞武裝,無形之中已經讓美國的威嚴掃地。
再加上此次紅海貨輪懸掛中國國旗,在信息中強行與中國關聯。
這不就代表著古老的東方龍族正在崛起嗎?
對于美國而言,自然可以視為啪啪打臉。
甚至可以視為左邊打完,還要打右邊,直到打疼為止。
對此,我們可以說,這僅僅是個開始,伴隨著中國實力不斷提升之后,未來美國只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打臉時刻。
我們經過十年或者數十年的磨煉之后,必然會向全球展示一下,屬于東方的寶劍,能否把天捅出個窟窿來。
屆時,中國將是真正的王者歸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