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全球防務新聞》的報道,2025年6月21日,印度國防部長拉杰什·庫馬爾·辛格在接受采訪時首次公開透露,印度正在與“主要伙伴”討論采購第五代戰斗機,這批五代機將會是印度國產五代機AMCA服役前的有效補充。根據該媒體的說法,俄羅斯方面向印度提供了十分誘人的合作方案。
盡管辛格表示“目前尚不適合對媒體公開詳細內情”,但已經處于“敏感談判”階段,如果未來進入實質性階段將會對外公布,尤其在公布相關招標信息和簽署合同時一切答案就會公開。但就目前美俄雙方的態度來看,最有可能和印度“敏感談判”的是俄羅斯。
按照《全球防務新聞》的披露——事實上這也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早在上半年的公開報道中的說法,負責蘇-57的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總經理瓦季姆·巴代哈表示愿意向印度轉移生產線。
根據俄方最新的態度,他們又向印度人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方案:即與印度聯合生產蘇-57E(蘇-57的升級出口版)戰斗機,同時為了補充在交付前的戰力空窗期,俄羅斯還會迅速提供蘇-35M戰斗機(現成存貨)給印度。
印方可由印度斯坦航空(HAL)的一家下屬子工廠負責蘇-57的生產,因為這家位于納西克的工廠同時正在生產蘇-30MKI戰斗機。
俄方表示愿意提供百分百的完整技術轉讓,全面提供源代碼和印度數據鏈的接入——這與法國人遲遲不愿意提供陣風戰斗機源代碼形成了鮮明對比。甚至屆時印度版的蘇-57E戰斗機可以直接使用印度正在研發的新一代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阿斯特拉空空導彈、Rudram-4高超音速空對地導彈、Gandiva(甘迪瓦,其實就是阿斯特拉的MK4型)超遠程空空導彈等武器。
換句話說,這相當于一架印度完全可自主掌控的戰斗機,預計國產化率最高達到60%,這甚至超過了目前印度國產戰斗機光輝MK1的國產化率。
俄羅斯方面承諾,如果2025年簽訂協議,那么在2029年之前就會至少向印度交付20-30架俄羅斯生產的蘇-57E,而印度有能力在2030年之前組裝70-100架國產的蘇-57E。
在交付蘇-57E之前的空窗期內,俄羅斯還可以向印度低價出售40架左右的蘇-35M戰斗機,其表示該批次戰斗機性能將遠超此前中國采購的蘇-35S戰斗機。
雖然印度并不怎么看得上蘇-35M,但不可否認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除了低廉的價格以外,蘇-35M和蘇-30MKI有超過七成的零件通用性,可以將其視為空優升級版的蘇-30MKI。而印度本來就計劃和俄羅斯聯合升級蘇-30MKI,即“超級30”計劃。
在動力方面,初期的蘇-57E將會和蘇-35M一道采用AL-41F1S發動機——這也是“超級30”計劃升級用的發動機,以取代AL-31FP發動機。蘇-57E之后還會升級成配備鋸齒噴口的“產品177S”發動機,其將彌補印度詬病蘇-57隱身程度不足,以及發動機壽命過短的問題。
另外俄方為了表達誠意,甚至表示干脆將“超級30”計劃也采用“產品177S”作為升級動力。
總之,為了向印度出售蘇-57,俄羅斯已經將姿態放到最低。如果一旦交易達成,蘇-57相當于印度版的“殲-11”,未來除了不會對外出口以外,印度可以利用蘇-57平臺大幅提高本國的航空產業。
盡管俄羅斯給出的價碼很有誘惑力,我們也不清楚印度官方是什么態度,但印度輿論卻分成好幾個派別,有的贊同有的反對。
前空軍中將桑吉夫·卡布爾認為這是絕對的“戰略紅利”,認為應該與俄羅斯合作開發蘇-57,這將迅速提高印度空軍的實力,并對中巴產生戰略優勢(印度人普遍認為蘇-57要比殲-20、殲-35先進)。
反對的人也不少,有的純粹是基于此前被俄羅斯多次“坑過”的歷史而不相信俄羅斯人的誠意。還有的認為還是可以通過采購美國F-35來加強與美國的合作。
此外印度前空軍參謀長巴達烏里亞主張應放棄采購國外戰斗機,而一心放在國產AMCA上。
前空軍飛行員阿賈伊·阿拉瓦特則質疑俄羅斯短期如何獲得的一些關鍵西方禁運材料、部件生產蘇-57的,他認為不排除蘇-57上有中國的電子設備和材料,如果印度裝備蘇-57,那么將會遇到很大風險——事實上其擔憂的絕非無的放矢。由于俄羅斯在電子、新材料技術上的落后,其武器上仍需要大量來自西方或東方的技術。
但總體來說,就印度空軍方面的態度來看,他們似乎也開始傾向選擇蘇-57,以及俄羅斯正在開發的雙座版蘇-57。因為采購F-35帶來的經濟壓力超乎人們的想象,而俄羅斯戰機無論是價格還是空軍現有體系來說,都是比較適合的。
不過如果采用俄羅斯戰機,印度仍然無法解決其電子系統西方化、戰機平臺俄系化帶來的兼容性問題,例如陣風戰斗機、愛立信ERJ預警機如何與俄羅斯戰機實現信息共享,如何統一數據鏈等問題。
另一方面,俄羅斯的做法讓人很是無語,這幾乎是向印度“送”技術,生怕印度空軍未來無法制衡我們。
可能在俄羅斯方面看來,隨著印度對俄軍事裝備需求越來越低,所以要在客戶徹底消失之前,狠狠地從印度人身上大賺一筆。因此不惜將其最核心的戰機機密拱手相送,畢竟印度不可能翻過中亞去攻打俄羅斯,所以俄羅斯人認為,他們可以對印度毫無技術保留,只要能賺到錢。
然而筆者對這筆交易還是很“樂觀”,聯想到俄羅斯和印度在軍售問題上的“口碑”,相信他們會拖到中國六代機服役那天都沒解決訂單交付,甚至協議簽署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