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還在重溫著《楊光的快樂生活》,耳朵里仿佛還能聽到楊少華老爺子說的“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卻得到了楊少華去世的消息。直到楊少華的百科頁面變成黑白,告別儀式更是在網上“熱鬧”了一天,這才真切的感受到這位陪伴我們長大的老藝術家,真的走了。
楊少華的靈堂照片,已經陸陸續續有賓客曬出,現場布置奢華,悼念的賓客一茬接著一茬,十分熱鬧。但一位殯葬工作人員卻曬出了楊少華“到頭儀式”的視頻,讓大家了解到更多。
這個“到頭”儀式顯然十分的正式,時間定在晚上。儀式的最前頭由兩位美女提著燈籠領路,她們應該是殯葬館的工作人員,穿著一身黑衣,胸前還有工牌。在夜色中,她們手上提著的黃燈籠顯得照出溫馨的光,身后還有浩浩蕩蕩的隊伍。
兩個美女身后,有兩位男子推著小箱子跟在后面,箱子里面放著一面鑼。在他們身后便是楊少華的家人,家人們身上都扛著花籃或是綠枝,前面還有一匹白馬模具領路。
夜色中,浩浩蕩蕩的隊伍在慢慢的前行中,路邊也偶爾有幾個路人駐足圍觀。
據悉,“到頭”儀式是中國傳統喪葬習俗中,人剛去世后最先舉行的重要儀式,是親屬對逝者進行的第一次正式告別,標志著從 “生” 到 “死” 的身份轉換,核心是讓逝者 “體面離去”,同時寄托親屬的哀思。雖然因為各地風俗不同,環節設置也有不同,但不難看出,楊少華家人對其葬禮的重視程度。
重視楊少華葬禮的,不止有他的家人,還有很多圈內人士。眾所周知,楊少華離世后,多位圈內人士發文送別。如曹云金、郭德綱、李玉剛等均有表達哀思。就連演員張凱麗都曬出了楊少華父子的合影,追思和他們相識相處的過往。
不止如此,就連趙本山都送來花圈以表哀思。7月10日晚,楊少華家人曬出本山傳媒送來的花籃,感謝趙本山的悼念。網友也不免感慨這場葬禮給足了楊少華體面了。
事實上,楊少華的成就并不需要他人的悼念來證明,他的相聲早已刻在觀眾心里。《肉爛在鍋里》的幽默,《釣魚》的經典,至今聽來仍讓人捧腹。這位用笑聲陪伴幾代人的老藝術家,以 “樂呵” 走完一生,而觀眾的懷念,便是對他最好的致敬,遠比葬禮的排場更顯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