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7月9日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舉行,大會主題為“攜手同心促統一奮力共圓中國夢”。來自全球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家統促會及相關組織共400余人參會,荷蘭和平統一促進會代表團也奔赴貝爾格萊德,參加了2025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主席黃鉞并在會上作了發言。
這次大會,由塞爾維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辦,會長金愛華致開幕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蔡達峰出席并講話。
蔡達峰表示,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希望廣大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順應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共同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共同守護中華民族家園,共同謀劃兩岸綿長福祉,共同促進中外交流互鑒,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全國臺聯會長鄭建閩,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明,以及外交部、國務院臺辦、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等部門和單位代表,港澳臺地區及各大洲反“獨”促統代表人士等在大會上致辭。
荷蘭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團主席黃鉞也在大會上作了發言。黃鉞在發言中,結合自己的家庭背景和親人經歷談了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問題的感想。
黃鉞的父親黃肅秋,在臺灣光復后,懷著滿腔熱忱奔赴臺灣,參與籌建臺灣師范學院。那時的臺灣,剛擺脫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百廢待興。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推行“ 皇民化” 運動,妄圖從文化、語言、習俗等各個方面,磨滅臺灣同胞對祖國的認同,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但臺灣同胞從未屈服,即便在最艱難的歲月,也始終堅守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對祖國的眷戀。父親到臺灣后,全身心投入到去“皇民化”、恢復祖國文化的事業中。他深知,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只有讓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重新煥發生機,才能讓臺灣同胞真正回歸祖國的懷抱。在臺灣的日子里,他看到了臺灣同胞對祖國的熱切期盼,也感受到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
然而,1949年的歷史變局,讓父親回到了大陸。此后,他雖身處大陸,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臺灣的動向,期盼著兩岸早日統一。
黃鉞說,父親曾在懷念好友臺靜農的詩中寫道:絕域弦歌竟始終,每懷山斗思無窮。峽中雨止風平后,好共先生頌大同。
這份期盼,伴隨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的盡頭,都未能如愿。父親的遺憾,也成為了我心中的痛,更讓我深刻認識到兩岸統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黃鉞的父親黃肅秋,中國老一代作家、學者和出版家,曾在臺灣任教,1949年返回大陸。其好友臺靜農,魯迅的學生,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闖將之一,著名的學者、作家和書法家。1946年應聘到臺灣從事文化和教育工作,因此后半生滯留臺灣,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系任教多年,1990年去世,享年88歲。
(黃肅秋)
(臺靜農)
黃鉞在發言中表示,今年,是臺灣光復80周年。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終于取得了勝利,臺灣也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斗的結果,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國際文件,都明確無誤地規定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但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大肆兜售“臺獨”分裂謬論,罔顧歷史事實,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背叛民族,令人不齒。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傷害了兩岸同胞的感情,也嚴重破壞了臺海的和平穩定。
黃鉞最后說,作為身處海外的中華兒女,我們最大的期望就是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黃鉞切實的發言的真情的流露,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這次大會,通過了《貝爾格萊德宣言》, 該宣言凝聚全球華僑華人反“獨”促統共識,彰顯共同推進祖國統一的決心。(黃錦鴻)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