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體系相當復雜且具有層次性。按從高到低的順序,大致可以劃分為: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前后左右四將軍→四征將軍→四鎮(zhèn)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其中,四征將軍(征東、征西、征南、征北)是相對較為常見且地位較高的官職,主要掌管征伐任務,因此一般擔任此職的都是當時聲名顯赫的名將。例如,魏國的征西將軍鄧艾在魏滅蜀的過程中,便曾親自帶兵攻克蜀漢。
在蜀漢的四征將軍中,歷史上有兩位征南將軍,分別是趙云和劉巴;而征西將軍則有六位,分別是黃忠、魏延、張翼、宗預、姜維和陳到。值得注意的是,東吳與蜀漢結(jié)成了聯(lián)盟,因此東吳并沒有在蜀漢的東邊設立征東將軍這一官職。而今天要講的,正是蜀漢唯一的征北將軍——申耽。申耽不僅是唯一的征北將軍,他最終還背叛了蜀國,投降了魏國。那么,申耽最終的結(jié)局如何呢?
一、申耽的背景與起點
《魏略》記載了申耽的早期經(jīng)歷:“申儀兄名耽,字義舉。初在西平、上庸間聚眾數(shù)千家,后與張魯通,又遣使詣曹公,曹公加其號為將軍,因使領(lǐng)上庸都尉。”申耽,字義舉,來自上庸郡。申耽家族在上庸、西城一帶擁有強大的勢力與名望,可以說是當?shù)氐氖兰液雷濉.數(shù)匕傩找劳猩昙冶幼o,使得申耽能夠穩(wěn)穩(wěn)立足,并在這片土地上擁有較長時間的控制權(quán)。許多歷史學者認為,申耽和其兄弟三十年控制上庸和西城兩郡,除了魏、蜀、吳三國之外,他幾乎是漢末割據(jù)一方勢力中壽命最長的諸侯之一。其他類似的諸侯,還包括割據(jù)遼東的公孫淵和占據(jù)交州的士燮。
在初平年間,申耽在西平與上庸兩郡聚集了數(shù)千家居民,并且與張魯保持密切聯(lián)系,同時也派遣使者與曹操保持聯(lián)絡。曹操當時的重點仍然在中原,為了與各方勢力保持某種平衡,曹操便賜予申耽“將軍”稱號,任命他為上庸都尉,后來更升任太守,并封為員鄉(xiāng)侯。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申耽與張魯、曹操等諸侯維持了較為良好的關(guān)系,這也為他在上庸一帶的長期割據(jù)奠定了基礎。
二、東三郡的地理與戰(zhàn)略意義
東三郡指的是房陵、上庸和西城(魏興郡),這三郡在原來屬于漢中的三個縣,后來在漢末被改為郡。尤其是215年,曹操攻占漢中,張魯投降后,曹操將漢中一分為三,分別設立西城和上庸兩個新郡,并將這三個郡劃歸南陽郡管轄。東三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魏、蜀、吳三國的交界地帶,因此在戰(zhàn)略上具有重要價值。
東三郡的范圍大致包括現(xiàn)在的湖北房縣、竹溪、竹山、鄖縣、鄖西,以及陜西安康一帶。因此,作為東三郡的控制者,申耽自然成為了魏、蜀、吳三國爭奪的重要對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奪取了漢中并決定繼續(xù)向東擴展勢力,目標便鎖定了東三郡。劉備命孟達從秭歸郡北攻房陵郡,并成功擊殺了房陵太守蒯祺,接著他又準備攻打上庸郡。
三、申耽投降蜀漢
面對孟達和劉封率領(lǐng)的大軍,申耽最終選擇了投降。他不但將自己家族遷至成都為質(zhì),還答應歸順劉備,放棄了此前與曹操的聯(lián)系。劉備極為重視申耽,任命他為征北將軍,并保留了他原來的官職——上庸太守和員鄉(xiāng)侯。同時,劉備還任命申耽的弟弟申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至此,申耽成為了蜀漢歷史上唯一的征北將軍,職權(quán)可見一斑。
在同一時期,黃忠被劉備任命為征西將軍。若從官職層面來看,申耽已經(jīng)與黃忠平起平坐,顯示出劉備對他極高的重視與信任。然而,申耽歸降蜀漢后的形勢并不穩(wěn)定。關(guān)羽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時,要求孟達和劉封出兵支援,但由于孟達和劉封尚未穩(wěn)定東三郡的控制,最終未能提供任何援助。魏黃初元年(220年),孫權(quán)悍然偷襲荊州,并斬殺了關(guān)羽,劉備對這一事件大為憤怒。
四、申耽的背叛與死后命運
在此背景下,孟達因未能支援關(guān)羽而遭受劉備的責罰,再加上他與劉封的關(guān)系惡化,最終選擇了投降魏國。隨之而來的是申耽的弟弟申儀叛變,他率軍攻破了劉封的軍隊,迫使劉封退回成都。面對這種局面,申耽在形勢逼迫下,也做出了背叛的決定,投降了魏國。實際上,申耽的投降并非出于個人意愿,而是出于對個人生死的極大擔憂。
220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認為申耽并非自愿歸附,而是被迫投降,因此剝奪了他的兵權(quán),封他為懷集將軍,并將其遷往南陽居住,閑置在家。同時,申耽的爵位也被剝奪,他的弟弟申儀被封為員鄉(xiāng)侯。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孟達投降魏國后,受到了曹丕的重用,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并被封為平陽亭侯,還被任命為新城太守,負責鎮(zhèn)守新城郡。
最終,失去官職和爵位的申耽在魏國過上了晚年的閑散生活,直至病逝。與孟達不同,申耽的選擇讓他避免了許多災難。孟達雖然曾在曹魏得到過一段時間的重用,但最終因反叛曹魏,遭遇了司馬懿的致命打擊,死于非命。相比之下,申耽在魏國的結(jié)局算得上是一個相對“平靜”的結(jié)局,雖然充滿了背叛和無奈,但至少他避免了生死之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