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網女單半決賽在中央球場激戰正酣,“穆雷丘”(又名“亨曼山”)上早已密密麻麻坐滿球迷——這恰是溫網的獨特寫照。溫網中央球場的容納人數在四大滿貫主球場中墊底,這座坐落在中央球場背后的人造小丘,成了無數無票球迷共享網球樂趣的平臺。
賽場外的溫布爾登社區,則被另一種緊繃的情緒籠罩。“我熱愛這項賽事,也欣賞他們對溫網的打造,但我不喜歡它未來的發展方向。”當地居民喬納森·平克斯一邊向路人遞過傳單,一邊道出這句矛盾的話語,傳單上“保護溫布爾登公園”的字樣是他抗議溫網球場擴張計劃的無聲宣言。
這場抗議不僅關乎一片綠地的命運,更是一場體育賽事擴張與社區利益、環境保護的博弈。決定這一擴張計劃命運的司法審查,已在本周拉開序幕。
擴張計劃源自“生存焦慮”
目前四大滿貫之間的資源爭奪已呈白熱化:它們既聯手鞏固在網球界的主導地位,又在轉播權、品牌贊助、球迷群體等領域展開激烈廝殺。在這場網球大滿貫的“軍備競賽”中,溫網的擴建計劃似乎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的必需品。
作為四大滿貫中唯一的草地賽事,溫網在現代體育商業化浪潮中正面臨來自其他大滿貫硬件方面的全面擠壓。澳網的羅德·拉沃爾球場率先啟用可開合頂棚,法網的菲利普·夏蒂埃球場完成地下球員設施升級,美網在法拉盛公園以開放式布局俘獲年輕觀眾,而溫網現有場地局促的容量與老舊的功能已難以遮掩。
這場被稱作“自1922年遷址以來最激進的改造”,計劃在舊溫布爾登公園高爾夫球場區域新增39片草地網球場,包括一座可容納8000人的全新表演球場;配套的訓練中心、觀眾休息區與媒體中心將構成“第二核心”。這次改造既緩解現有場地的磨損壓力(溫網目前的比賽場地數量同樣在四大滿貫墊底),也試圖在硬件層面縮小與對手的差距。
這種差距在資格賽環節尤為明顯。目前溫網資格賽仍蝸居在3公里外的羅漢普頓社區體育中心舉行,球場容量僅2000人,與其他大滿貫“資格賽即主賽”的盛況相去甚遠——去年美網通過“球迷周”吸引21.6萬人次入場,助力賽事總觀眾人次首破100萬大關;今年澳網“開幕周”更是涌入11.7萬人次,推動其創下超120萬的大滿貫觀眾人次紀錄。相比之下,去年溫網資格賽四天僅勉強接待1.4萬人次,而整個賽事總觀眾數為52.6萬,依然為四大滿貫末尾。
溫網計劃在完整擴建后將資格賽遷回主場,這樣單日觀眾容量將躍升至1萬人,正賽期間的日均觀眾數也有望從2024年的37603人突破至50000人。賽事主席黛比·杰文斯坦言:“重要的是,溫網要保持在這項運動中的頂尖地位。其他大滿貫都是三周賽事,而我們只有兩周。”觀眾人數的差距直接關乎賽事影響力與商業價值。盡管溫網與美網的年收入同為5億美元,但增長空間已嚴重受限。
溫網的雄心成了當地人眼中的“入侵”
然而,在溫布爾登當地居民眼中,溫網的擴張雄心更像是一場“入侵”。
“這不是簡單的擴建球場,而是把保護用地變成商業開發項目。”58歲的加里·福特指著遠處被鐵絲網圍起的舊高爾夫球場說。他所在的組織“拯救溫布爾登公園(SWP)”已為此抗議數年,核心訴求就是阻止擴建。
溫布爾登公園承載著幾代人的生活記憶:孩子們在湖邊喂天鵝,老人在草坪上野餐,跑步者沿著高爾夫球場的邊緣晨練。若擴建落地,300棵樹木將被砍伐,湖面清淤可能破壞水生態平衡。而溫網所承諾的“建23英畝公共公園”被質疑是“用碎片綠地換整片開發”。“他們說會開放空間,但球場圍起來后,我們能去的地方只會更少。”平克斯無奈地表示。
溫布爾登當地居民抗議橫幅
現實的擔憂來自十年施工期的沖擊。溫布爾登公園路是通往賽場的主干道,每年賽事期間已擠滿數萬名觀眾。若再疊加施工車輛,道路擁堵、噪音污染、粉塵彌漫將成為常態。“上次擴建1號球場時,我得了嚴重的支氣管炎,整個街區的人都在咳嗽。” 在當地居住40年的琳達·托姆斯對施工的破壞力記憶猶新,“這次規模是上次的十倍,生活會變成地獄。”
最讓社區憤怒的是對“契約精神”的違背。1993年全英俱樂部以520萬英鎊從默頓議會購得這塊土地時,曾承諾“僅用于休閑、娛樂或開放空間,不得進行商業性開發”,而如今的擴建計劃被居民們視為“公然違約”,新建球場及配套商業設施已明顯超出“休閑”范疇。但溫網方面堅稱,這片曾為私人高爾夫球場的土地將改造為公共區域,綠地將在賽事以外的時間里向公眾全面開放。
目前雙方各執一詞,讓這場爭議愈發膠著。去年9月,大倫敦政府(GLA)批準了溫網的規劃許可;今年1月,SWP確認對溫布爾登的擴建計劃提起法律訴訟。本月8日至9日,英國高等法院已開庭聽取雙方的論點。
即便是支持“網球發展”的居民,也對擴建規模存疑。網球教練尼克·馬特坦言:“我認同需要更多球場,但沒必要搞工業級開發。溫網的魅力本就在于小巧而精致,擴建只會讓它變成另一個商業化的體育工廠。”
現代網球運動的商業化大潮難以阻擋,溫網的擴建之爭本質上是職業體育賽事與社區生存空間的博弈。這項承載著百年傳統的網球賽事,如何在尊重當地社區情感的前提下找到生存之道,以便在商業“軍備競賽”中不落于人后,仍是未解之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