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白蘭地反傾銷調查后,中方再次出手。7月6日,中方宣布即日起對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采購項目排除歐盟企業參與,同時要求非歐盟企業中標項目中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占比不得超過50%。
這是中方對歐盟6月20日限制措施的直接回應。當時歐盟宣布禁止中方企業競標超過500萬歐元的醫療設備政府采購項目,并規定中標方使用的中方原材料比例不得超過50%。
中方此次反擊直擊歐盟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的軟肋。高端影像設備市場首當其沖。PET-CT、超高端MRI、質子放療系統等單價超過4000萬元的高精尖設備,正是歐盟企業在中方市場的主要收入來源。中方4500萬元人民幣(約合570萬美元)門檻的設定,恰好覆蓋了這些高端產品線。
而且中方措施設計精準且克制:明確豁免在華歐資企業,分化歐盟陣營;同時設置例外條款——若僅歐盟產品能滿足需求仍可采購,為特殊醫療需求留出空間。
德國醫療器械巨頭西門子醫療2024年財報顯示,大中華區貢獻了其全球收入的23%。中方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左右,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失去這一市場,對歐盟企業將是沉重打擊。法國外貿銀行分析師坦承:“歐盟措施表面上是為了敦促中方市場‘對等開放’,實際上反映了其對極具競爭力的中方企業對歐洲市場形成沖擊的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