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外蒙古,我們一些國人總還抱有幻想——何時回歸?殊不知,它早已不是百年前的蒙古了,甚至于差不多是全民反華的程度,你還想著它回來?
而且,外蒙古早被我們甩出不知多少條街了,我們即使想帶也是不可能帶得動它了。
不信?我們一起去看看它的真實狀況:
到烏蘭巴托的菜市場逛一下,能驚掉你下巴——一顆白菜的價格,是咱們中國的三倍!街頭跑的車,十輛里有八輛是日韓淘汰的二手車。再瞅瞅超市貨架,牙膏、洗發水這些日用品,幾乎清一色印著“中國制造”的標簽。
要說這個國家,面積大得嚇人,相當于五個四川疊起來,地下還埋著1520億噸煤炭、3000噸黃金。可人均GDP呢?連6000美元都不到,外債卻像雪球一樣滾到了300億美元,比他們兩年的GDP總和還要多!
蒙古人以前總想著“靠資源躺平幾百年”,結果呢?連印鈔廠都沒有,貨幣“蒙圖”得送到歐洲去印,運回來路上還可能被海盜截胡。礦業占GDP三分之一、出口九成,可連條像樣的運輸鐵路都湊不齊。全國就兩條鐵路連著中俄,偏遠礦區的礦石得靠卡車顛簸幾百公里才能運出去,運費高得嚇人,買家都直搖頭。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蒙古70%的土地是無人區,340萬人口里一半都擠在烏蘭巴托。牧民們守著成百上千只羊,想買臺便宜的飼料機都難;首都的年輕人穿著韓流服飾,手機里刷著歐美劇,可吃的面條還得從中國進口。他們不愛吃的牛羊內臟,倒被中國游客高價買走,商販們還精得很,懂得“看人下菜”。
最扎心的還得是對比數據。內蒙古的GDP是外蒙古的20倍,包頭的包鋼能煉出國際標準的鋼材,外蒙古的鋼鐵廠呢?還得靠咱們中國援建。同一片草原,同宗同源,內蒙古的牧民遇雪災有保險賠,外蒙古的牧民卻可能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
說到底,不是資源不夠多,是路沒走對。蘇聯時期照搬集體化,牧民們為了不被劃成“富牧”,硬生生宰掉了三分之一的牛羊;后來學西方搞“休克療法”,一個27歲的官員,就因為在美待過半年,半個月就定了私有化方案,結果國有資產全進了少數人腰包,一半人連100只羊都湊不齊。
現在,蒙古的卡車還在中蒙邊境排著長隊,拉著礦石來換中國的衣服、家電。他們可能才算明白:如果不想再過“討飯”的日子,光有寶庫不行,得有打開寶庫的鑰匙——正確的領導、靠譜的政策、像樣的基建,還有不瞎折騰的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