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上,總有人在吐槽武漢這座城市的各種問題。隨手打開一篇有關(guān)武漢的文章,就能看到評論區(qū)有人在詳細描述它的各種毛病。
但是你知道嗎?武漢這些所謂的“硬傷”,其實才是武漢的隱形紅利。
武漢往往被人們提及的第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座城市是全國最大的“縣城”。
關(guān)于“縣城”的傳說,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末。為了改造城區(qū),優(yōu)化基礎(chǔ)設施,武漢市從2000年開始進行,一直持續(xù)今天還尚未全面結(jié)束(預計2027年左右結(jié)束)的大規(guī)模改建工程。這20多年來,全市大大小小的施工項目總數(shù)量超過了500個。高峰時期,整個武漢市區(qū)基本就成了一個大型工地。
武漢市民面對那些時常被“開膛破肚”工地時,戲稱不如裝個拉鏈,有需要可以隨時開合,以便進場施工。在建設項目開工的高峰期,武漢市民還給時任市長送了一個”滿城挖“的雅號。
就這樣,武漢市給大家留下了一個“臟亂差”的印象。
但是,武漢也正因為做過全國最大的“縣城”,才有了今天的“大江大河大武漢”。
到2024年年底,武漢市區(qū)的快速路總里程已有近550公里(含高架段368公里),市政高架立交橋達到了157座。
坐擁長江和漢江的武漢,已經(jīng)建成了23座跨江大橋和5條過江隧道(含地鐵過江隧道)
同時,武漢還有“四向一中”的高鐵動車站布局:如以武漢長江大橋為中心點,它們分別是西北方向的漢口站、東北方向的武漢站、東南方向的武漢東站、西南方向的漢陽站,以及武漢歷史上的中心區(qū)之一-武昌區(qū)的武昌站。五座車站將途經(jīng)武漢的人和物聯(lián)結(jié)成了一個矩陣。
特別是武漢的12條地鐵,已經(jīng)成為武漢市民日常通勤最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它的舒適、便捷、安全和準時,極大地緩解了眾多打工人上班路上的通勤煩惱。
武漢,作為一個北方人認為是南方、南方人認為是北方的城市,不僅夏天很熱,冬天還很冷。這正是武漢常被被人們提及的第二個“毛病”。
武漢的天氣具有暴曬、暴雨、暴濕、暴風、暴雪的“五暴性格”。甚至有人戲稱,在武漢遇到這些“極端天氣”時,出行就變成了“處刑”。
這真的是武漢的缺點嗎?
大錯特錯,這難道不是武漢最大的Buff嗎?讓你能夠在同一座城市,就能體驗到四季分明。
春天,武漢有隨處可見的江櫻漫舞;
夏天,武漢有可以賞東湖日出的凌波門;
秋天,武漢有九真山的水杉林之美;
冬天,武漢有大雪紛飛下的銀裝素裹。
武漢常被人提到的第三個“問題”,便是這是一座“超雄城市”。
武漢市民更是頂著“全員鄂人”的雅號,還被極少數(shù)別有用心的人定義成了脾氣很差、說話像吵架、欺生排外的刻板印象。
武漢人確實很有個性,武漢話中的“不服周(發(fā)音zhuo)”就是最好的證明之一。
但這哪里是什么“脾氣很差”的表現(xiàn),這分明就是武漢人不服輸、不怕死、不認慫、不信邪的性格底色。
1911年的武昌起義,從工程營里傳出的第一聲槍響,射落了滿清長達268年的“皇冠”。
1938年的武漢會戰(zhàn),武漢市民在全國人員的支援下,以一座城遲滯了日寇亡我中華的妄想。
1954年的武漢抗洪,30萬武漢軍民歷經(jīng)100天,堅守住了總長136公里的堤防,成功贏得了新中國的抗洪第一戰(zhàn)。
當然,還有讓我們所有武漢人永遠不能忘記的2020年抗擊新冠-武漢1300萬市民筑起了抵擋疫情的“孤城”。
如果武漢人的性格不剛烈一點,只怕是歷史都要重寫。
武漢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城市”。
其實,哪座城市沒有不被人吐槽的地方?哪座城市沒有不完美的一面?哪座城市沒有留下遺憾的一隅?
武漢人更愿意相信,吐槽其實都是“愛”的表現(xiàn)。因為只有愛你,才會真的在乎你、關(guān)心你的每一點小小的改變。
武漢并不完美,但它一定是我最愛的家鄉(xiā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