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消費的新藍海,青島正在進一步深耕。
7月10日上午,由民政部主辦的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啟動儀式在青舉辦。此次活動以“惠老助老、品質生活”為主題,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更好推動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
面對養老服務消費這一新賽道,青島正奮力搶抓機遇,從完善政策配套、推動場景上新、培育潛力產業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打造養老服務消費新高地。
“頤養之城”促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
當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超過3.1億人,圍繞滿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務消費空間廣闊、潛力巨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約占GDP的6%;預計到2035年,我國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占GDP的10%。
面對老年人對多樣化養老服務的現實需求和巨大的銀發產業藍海,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為銀發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當下,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日趨多樣化。劉棟 攝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青島市60周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數量為238萬人,居山東省首位,老年人口占比達23.8%。
作為著名的“頤養之城”,青島在充分發揮山海城一體的獨特資源稟賦的同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促進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
堅持連鎖化、品牌化、規模化,構建“1+N”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健全機構、鎮街、村居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全市現有養老機構293家、機構床位4.2萬張,其中三星級及以上機構180家,基本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
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帶領老人開展趣味活動。
全面普及醫養結合模式,讓養老更有“醫靠”。全市養老、醫養企業和機構超1.1萬家,三甲醫院達到14家、國家專科24個,形成了健全的醫康養服務網絡,累計為5萬余名失能失智老年人簽約家庭養老床位。
老年助餐服務既要“暖胃”更要“暖心”。在提供更加暖心的老年助餐服務上,青島聚焦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全市老年助餐機構達到1400余處,服務老年人3300余萬人次。
李滄區浮山路街道河南莊社區養老服務站內,老年人在養老大食堂用餐。
醫療健康領域,青島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10家,海爾等龍頭企業的智能康養產品研發正加快推進,2024年,我國首座康復領域的高等院校康復大學在青島建成啟用,建立了康復全學科體系,為康養產業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智力支撐。
數字無言,卻最有力:2024年,青島市老年人養護服務銷售收入增長15.8%;在“2024年中國康養城市百強”排名中,青島位居北方城市第一位。
政策場景上新,挖掘養老服務消費潛力
養老服務消費是基礎型服務消費,與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有老家庭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惠民生、促就業、擴內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銀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機遇,不斷上新政策和場景。
今年,青島11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青島市養老服務消費的行動計劃》,圍繞提升養老服務、拓展養老消費新業態、發展銀發經濟、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等方面進一步挖掘養老服務消費潛力,繁榮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
在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方面,青島將聚焦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持續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2025年全市建設家庭養老床位2000張。同時,持續深化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按規定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具備資質的各類經營主體參與老年助餐服務,今年將新增助餐簽約老年人2萬人。
在拓展養老消費新業態方面,青島將鼓勵建設智慧養老院,配置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健康管理、遠程保障、活動預警等智能化設備。同時,支持發展社區“虛擬養老院”,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線上線下養老服務。
為讓老年人消費更方便、更舒心,青島將開展“孝老愛老”購物節活動,支持經營主體在重陽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舉辦養老服務和老年用品主題促消費活動,并鼓勵電商平臺、大型商超舉辦銀發主題購物節,打造銀發消費季。為提高老年人消費便利度,青島還將實施消費場所適老化改造工程,鼓勵商場、超市等開設老年專區或便捷窗口。
更多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場景也在青島不斷上新。
7月9日,青島市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正式啟動。與往年相比,此次項目實現“提標擴面”雙重突破:補貼對象擴大至所有60周歲及以上、產品收貨地址在青島境內的老年人,不受戶籍和常住限制;補貼標準設定為產品成交價格的30%,每人累計補貼額度最高可達1.5萬元,充分保障全市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7月10日,為期3天的2025第十屆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暨銀發消費節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嶗山館)開幕,規模創歷史新高。作為中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康養產業盛會之一,博覽會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領軍企業及創新力量參展,展覽面積突破2萬平方米,為老年人提供全生命周期康養產品和服務。
7月10日,2025第十屆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開幕。劉棟 攝
而這些新場景,也讓青島打造養老服務消費新高地更有“底氣”。
培育從“養老”到“享老”產業生態
當下,“低齡老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新需求越來越受到關注。他們對養老產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照料,而是更加注重品質、個性化和多元化。
青島瞄準這一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力度,豐富產品供給。
今年5月15日,Y204/1次“齊魯之星”援疆旅游專列從國鐵濟南局青島車務段城陽站開出,駛向萬里之外的烏魯木齊,這是今年山東開行的首趟“魯疆號”銀發旅游專列。今年,國鐵濟南局青島車務段計劃開行14趟新疆、內蒙古、四川、云南等方向旅游專列,其中面向銀發群體開行11趟適老型“慢旅行”銀發專列,為“低齡老人”提供更多消費場景。
“魯疆號”銀發旅游專列為“低齡老人”提供更多消費場景。
在目前多元化的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中,銀發經濟正在從“零星散發”逐步向“產業歸集”過渡。如何發展從“養老”到“享老”的產業生態,推動銀發經濟成為“朝陽產業”,是所有城市的“必答題”。
為搶占健康產業新賽道,青島結合海灣經濟發展,近期研究出臺了《推進“中國康灣”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
根據這一計劃,青島將通過開展三年行動,統籌用好各類優勢資源,系統開展生態打造和業態培育,提升康養產業整體能級,形成更高水平的服務供給。到2027年,全市生命健康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基本建成高品質健康生活承載地、國家康復產教融合創新高地、國際康養旅居目的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山海康養名城、活力健康灣區”。
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人在萊西市宏遠健康頤養中心康養旅居。
此外,《青島市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實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選定6個前景好、潛力大的產業賽道重點發力,提出做大做強傳統養老產業提質升級、打造智慧康養新業態、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推動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加快老年旅游產業發展。
比如,鼓勵企業發展適老化家電、家居產品、廚房用品、安防監控和家務機器人等智能家居產品;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推廣應用智能護理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防走失終端等智能設備。
又如,支持康復大學圍繞康復輔助器具、康復醫療等進行研發。推動助聽器、矯形器等傳統功能代償類康復輔助器具升級,加快發展智能康復護理床、智能輪椅、移位機等生活照護產品,擴大認知、失禁、睡眠等障礙評估和康復等設備供給,創新研發智能矯形器、可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等設備。
再如,聚焦合成生物、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基因和細胞診療、康復醫療器械、高端醫療器械等細分賽道,把握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新趨勢,研究全球生命健康產業新態勢,培育生命健康產業新的增長點。
在加快老年旅游產業發展方面,青島提出充分依托青島郵輪母港,推出適合老年人乘郵輪旅游的定制產品。豐富老年旅游產品,推出休閑度假、青春懷舊、觀光康養等旅游產品,推介一批老年旅游(旅居)示范景點和線路。依托山、海資源優勢,發展候鳥式、療養式等旅居養老新業態,打造一批具有青島特色、注重老年人體驗的“康養打卡地”。
養老不僅要“養得起”,還要“養得好”,金融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北方地區唯一集合了個人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特定養老儲蓄、養老理財、商業養老金5項國家試點的城市,青島正在打造養老金融“青島模式”,深入推進特定養老儲蓄、養老理財等養老金融業務試點工作,聚焦不同老齡群體提供多樣化養老金融服務。
眼下,青島正奮力搶占養老服務消費的新賽道,為老年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的同時,也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