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在所有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國家中,泰國無疑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當前正值泰國政治局勢動蕩,泰國政府不得不在內部局勢不穩的情況下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7號,也就是泰國代理總理上任的第四天,泰財政部長披猜證實,曼谷當局向美國提交了最新的貿易提案,希望以這個提案換取美國政府不對泰國加征36%的對等關稅。不用說也能猜到,為了讓特朗普“高抬貴手”,泰國政府著實向美國做出了不小的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為避免美國8月1日起加征36%的關稅,泰國在短期貿易上做出讓步。國內市場接納更多美國農產品、工業產品,能源領域優先從美國進口,對航空設施的需求也優先考慮購買波音客機。這些舉措能極大緩解美國產品因特朗普提高關稅而囤積的壓力。在長期貿易活動中,泰方承諾未來五年內將美國商品進口優先級提高,把46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優勢降低七成左右,預計七年后美泰進出口貿易達到平衡。這意味著泰國在對美貿易中逐漸放棄優勢,長期經濟發展或將受到一定制約。
美國農產品、豬肉等進入泰國市場,將對泰國本土農業、畜牧業造成沖擊。汽車零部件、電子設備等領域關稅的調整,也會影響泰國本土相關產業的競爭力,部分企業可能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甚至影響就業和經濟增長。美國通過關稅施壓,迫使泰國妥協,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在東南亞地區展現其影響力。此舉可能促使其他東南亞國家重新評估與美國的關系,影響地區政治經濟格局,美國的印太戰略或借此得到進一步推進。
佩通坦(資料圖)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以7票優勢通過停職議案,佩通坦被迫停職。起因是其與柬埔寨洪森的通話錄音泄露,她在沖突后稱陸軍第二軍區司令為“瘋子”,被指“損害國家主權”。此事件讓她的支持率從30%左右狂跌至9.2%,為泰黨支持率也從28.05%暴跌至11.52%,街頭抗議不斷,執政聯盟搖搖欲墜。
7月3日,普坦接任代總理,這是一周內第三位代總理。他曾任職商務及國防部長,是泰黨重要成員,其上臺是政界各利益團體博弈的結果,既能維護泰黨在民眾心中的信譽,又不侵害各方核心利益,旨在穩定因佩通坦事件陷入混亂的政局。
泰國政界與軍方長期存在矛盾但相對平衡,軍方對上議院有掌控力,甚至影響部分權力機構。佩通坦事件中,政府失信于民,軍方借邊境沖突展現“護國者”姿態,獲得更高民眾呼聲,勢力與影響力不斷上升,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佩通坦的“錄音門”削弱了為泰黨,軍方趁機提升在泰國的權力范圍。憲法法院等機構釋放出穩定秩序的信號,軍方得以在政治博弈中占據更有利地位,成為泰國政局混亂中的受益者,其對國家政策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邊境沖突本因“錄音門”事件加劇,泰國軍方的強硬態度讓柬方被迫全面封鎖邊境貿易,雙邊關系驟然緊張。這不僅影響兩國經濟交流,還可能引發地區不穩定因素,對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產生一定沖擊。
特朗普(資料圖)
佩通坦的政治生涯因事件遭受重創,西那瓦家族在泰國政壇的地位岌岌可危。代總理普坦的妥協能否穩住國內政局與社會穩定秩序尚未可知,軍方勢力的上升可能導致泰國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未來政局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