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戰地》官方回答了粉絲對《戰地6》兵種職業不再鎖定武器的擔憂,一些老玩家認為這樣會打破游戲平衡。
之前的《戰地》游戲將突擊步槍鎖定在突擊兵,沖鋒槍鎖定在工程兵,輕機槍鎖定在醫療兵,狙擊步槍鎖定在偵察兵(狙擊手)。而從《戰地2042》開始,就頗具爭議地取消了所有限制,允許玩家使用任何職業的武器。雖然國外有些粉絲認為這只是一次性的,但《戰地6》也采用了同樣備受爭議的系統。
最初宣布這一系統時,粉絲們強烈反對。盡管如此,戰地工作室仍堅持自己的立場,對兵種所使用的武器不再設置任何限制。
在B站發布的博客“《戰地風云》實驗室 – 社區更新 – 兵種系統 – 第二部分”中,官方解釋說:“我們也看到了社區中有關回歸舊系統與限制武器選擇的建議。在我們的討論中,這些聲音至始至終都有被認真考慮。我們的目標是讓無論是新上戰場的玩家或是老兵都能更好地融入《戰地風云》的戰場體驗,強化團隊協作,并為長遠的未來建立一種大家都能理解的統一系統框架。
我們收集了大量關于兵種的玩家反饋和數據,用于改進下一代《戰地風云》。部分優化可以通過《戰地風云》實驗室中的測試快速完成,像是在服務器端指令就可以實現的平衡機制調整;而另一些則需要開發新工具或進行客戶端更新,因此需要更長時間。”
《戰地6》目前各兵種仍然可以使用任意武器。盡管如此,但職業定義功能(Class-Defining features)確實會激勵你在特定職業中使用特定武器。
例如,每個職業都有一種標志性武器,因此突擊職業使用突擊步槍(AR)可以更快地從沖刺過渡到射擊,并在AR步槍和其他武器之間切換。
此外,《戰地6》還提供了標志性特性(Signature Traits)。由于偵察兵通常在后排狙擊,因此瞄準點偵察功能會在瞄準時自動發現敵人。
游戲還將推出標志性配備(Signature Gadgets)。腎上腺素注射器適用于攻擊型突擊兵種,因為它可以抵抗閃光和眩暈效果,提升沖刺速度,并增強敵人的腳步聲。
這些功能旨在激勵玩家使用特定武器,但所有裝備和武器都可以用于任何兵種,因此該系統能否實現其目標還有待觀察。
戰地實驗室目前仍處于測試階段,因此所有功能都可能發生變化,但不要指望兵種系統會在短期內發生重大變革。
《戰地風云》實驗室 – 社區更新 – 兵種系統 – 第二部分
本次社區更新將介紹《戰地風云》實驗室中兵種系統的當前狀態,并分享來自早期體驗玩家的一些洞察。
雖然目前《戰地風云》實驗室中還有一些系統尚未開放,但本文討論的內容對于明確各兵種定位,對于我們打造《戰地風云》系列有史以來最強兵種系統的目標至關重要。
我們也看到了社區中有關回歸舊系統與限制武器選擇的建議。在我們的討論中,這些聲音至始至終都有被認真考慮。我們的目標是讓無論是新上戰場的玩家或是老兵都能更好地融入《戰地風云》的戰場體驗,強化團隊協作,并為長遠的未來建立一種大家都能理解的統一系統框架。
我們收集了大量關于兵種的玩家反饋和數據,用于改進下一代《戰地風云》。部分優化可以通過《戰地風云》實驗室中的測試快速完成,像是在服務器端指令就可以實現的平衡機制調整;而另一些則需要開發新工具或進行客戶端更新,因此需要更長時間。
兵種系統回顧
正如我們在第一部分中提到的,我們當前對兵種系統的核心目標,是讓玩家能夠清晰識別并直觀感受到每個兵種在戰場上為小隊帶來的獨特價值。
我們希望通過各兵種之間相互關聯的機制與核心設定,來塑造他們在戰斗中的定位,同時保留足夠的自由度,讓玩家能夠根據自身風格,靈活決定如何執行這個角色。
兵種系統
兵種系統由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構成:可自定義要素與兵種塑造要素。
可自定義要素給予玩家自由,讓他們可以在不違背兵種職責的前提下,探索并拓展各自兵種在戰場上的兵種能力邊界。而兵種塑造要素則專為強化“拿起就能打”的上手體驗而設計,進一步鞏固玩家對兵種定位的認知與期望。
在本次社區更新中,我們將以偵察兵為基礎案例,詳細說明其標志性要素。
選擇你的“訓練路線”
可自定義要素:訓練
訓練旨在強化每個兵種的獨特優勢,確保你在戰場上的角色既有影響力又具戰略意義。在自定義你的裝備時,每個兵種都會有兩條獨特的訓練路線可供選擇。這些訓練路線會帶來屬性數值上的加成和好處,幫助你在各種模式下更好地完成團隊協作與任務目標。
訓練路線共分為三個等級:
· 等級0:被動效果,在你選擇訓練路線后立即生效。
· 等級1與等級2:強化版效果,進一步提升你所選角色的表現。只能通過團隊協作表現與經驗分數(XP)獲得。
· 等級3:一次性使用的主動技能,由玩家手動觸發,可根據戰局為你自己、你的隊伍,或當前戰斗情況帶來關鍵優勢。
以偵察兵為例,等級3技能是:呼叫一架可被摧毀的無人偵察機到指定地點以標示敵人。在技能激活后,你需要持續與隊友協作,積累足夠的進度才能再次使用該技能。
在你參與團隊合作或推進特定模式之目標的過程中,你將沿著所選訓練路線,逐步解鎖并獲得每一階段的加成。每當你使用一次等級3技能時,該路線會重置回等級2,必須重新積累進度以再次獲得等級3技能。此外,每回合開始時,訓練路線的進度也將被重置。
通過《戰地風云》實驗室,我們正在驗證每條訓練路線的升級節奏、實際影響與平衡性,從而調整它們在各自兵種中執行任務時的效果與強度。
偵察兵擅長遠程射擊與隱秘作戰,你的訓練路線正是為了強化并引導這種作戰風格。如果你在戰斗中偏好貼身作戰,也可以選擇“探路者”這條訓練路線,它具備諸如在非沖刺狀態下不會被敵方裝備察覺等強化效果,適合更靈活、近距離的作戰方式。
雖然訓練系統目前僅在《戰地風云》實驗室中進行了兩輪測試,但我們已經發現了多個待優化的方向,并計劃在正式上線前進行改進。這個系統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兵種執行效率,并強化團隊協作動機,而《戰地風云》實驗室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與時間,確保這些目標得以實現。
所有設計,都與兵種定位有關
兵種塑造要素:標志性武器
每個兵種都有一把與其兵種定位緊密關聯的標志性武器,這項設定的初衷正如本系列第一部分所述——強化每個兵種的核心職責與作戰風格。
雖然所有武器在正確的戰斗環境中都能發揮作用,成為你裝備配置中有價值的物品之一,但選擇使用與當前兵種相匹配的專精武器類型,將會獲得專屬的被動加成,進一步提升你在該兵種下的戰場表現。
· 突擊兵 & 突擊步槍
突擊兵是前線步兵中的中堅力量,負責帶頭沖鋒并快速應對突發戰況。使用突擊步槍時,你將在沖刺后開火的過渡速度上獲得加成,從突擊步槍切換至其他武器也會更加迅速,提升機動性與反應速度。
· 工程兵 & 沖鋒槍
工程兵的任務是不計一切代價進行破壞與修復,不惜深入敵陣、貼身作戰。在使用沖鋒槍時,你將獲得更好的腰射控制力。
· 支援兵 & 輕機槍
支援兵常處于火力密集的戰斗核心區,擅長運用重型裝備。在使用輕機槍壓制敵人時,支援兵將不會像其他兵種在使用相同武器時所產生的沖刺速度懲罰,使其更能靈活穿梭戰場。
· 偵察兵 & 狙擊步槍
使用狙擊步槍時,準星晃動將減少,并能通過屏息更穩定地瞄準。對狙擊步槍的高熟練度也會讓偵察兵在每次射擊后更快完成重新裝填動作。
兵種塑造要素:標志性特性
通過標志性特性,我們希望打造一套獨特的加成,提升你作為該兵種整體角色的效率。
· 突擊兵 — 強化機動性
我們目前計劃賦予突擊兵減輕摔落傷害且摔落后不受移動速度懲罰的效果。結合其他兵種塑造要素,如訓練系統,突擊兵將更加突出其“先鋒利刃”的角色定位,機動性成為其關鍵優勢。
· 工程兵 — 爆炸傷害抗性
突擊兵專注步兵戰斗的前線沖鋒,工程兵則是唯一能修復并對載具造成重大傷害的兵種。身處高爆炸風險環境,我們將此特性圍繞此設定。目前,我們為工程兵提供爆炸傷害減免的標志性特性,并將在《戰地風云》實驗室中評估不同兵種間該抗性效果的差異及平衡。
· 支援兵 — 加快急救速度
支援兵是每個小隊不可或缺的防御與持久戰斗選擇。我們重點增強其急救、保護及補給隊友的重要性,使隊友能更快重新投入戰斗。當前支援兵的標志性特性是在靜止時急救速度加快。我們正通過《戰地風云》實驗室收集社區反饋,了解支援兵角色的期望演變,并尋找可進一步強化的方面。
· 偵察兵 — 瞄準自動標記敵人
偵察兵的標志性特性是瞄準時自動標記敵人。我們正在積極收集關于這一特性的反饋,持續進行優化改進。
兵種塑造要素:標志性配備
兵種塑造是我們未來配備體系的核心,確保每個兵種擁有獨一無二且不會重疊的裝備。此舉強化各兵種的獨特職責,提供既能提升自身作戰效能又能支持小隊的配備選擇。
· 突擊兵 — 腎上腺素注射器
裝備腎上腺素注射器,可短時間內抵抗閃光和眩暈效果,提高沖刺速度,減少爆炸傷害,并增強敵人腳步聲的感知。《戰地風云》實驗室已收集大量關于該裝備的反饋,我們將基于反饋調整其平衡性。更多詳情請見“實驗室學習成果”章節。
· 工程兵 — 修理工具
過去修理工具常被玩家在修理或是犧牲它以換取更具攻擊性的裝備之間選擇。從現在起,修理工具將始終可用,不再有借口不修小隊載具了,對吧?
· 支援兵 — 補給包
地面上的補給包能為你恢復生命值或補充彈藥,而支援兵負責投放該配備。我們正在《戰地風云》實驗室調整該配備的平衡,包括生命值與彈藥的補給量、有效范圍及防止濫用機制。
· 偵察兵 — 動態傳感器
無論你是狙擊手還是探路者,無論處于防守還是進攻位置,動作感應器都能在有限范圍內追蹤敵人動向。對偵察兵而言,這是必備工具,是其標志性配備的絕佳選擇。
實驗室學習成果
自三月起,數千玩家參與《戰地風云》實驗室測試,帶來了大量反饋和BUG報告。我們得以快速迭代諸如移動和響應速度等具體游戲元素,同時也在探討破壞效果、動作動畫、載具操控等需要花較多時間改進的系統。
《戰地風云》實驗室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為我們奠定了與玩家共同推動下一代《戰地風云》游戲變革的基礎。我們將繼續閱讀反饋、評估待改進內容,實驗室已成為帶領我們實現實質改進的重要助力。
兵種定位與玩法反饋
· 突擊兵
玩家反饋突擊兵有“孤狼”心態,期望減少其過度依賴個人表現,增強團隊協作能力。重點改進包括武器掛載系統(尤其是早期預Alpha階段可攜帶兩把標志性武器的功能)。腎上腺素注射器也收到大量反饋,也持續在改進,包含移除生命回復部分,并將在后續分享更多調整細節。
· 工程兵
工程兵整體表現良好,但我們正探索如何增強其與載具互動之體驗。先前測試階段玩家可裝備雙火箭(導彈)發射器,這雖然提升了這個兵種的破壞力,但過于強大,未來將限制每次僅能選擇一件。
· 支援兵
支援兵因能復活隊友、補給彈藥和生命以及攔截系統而被廣泛使用。我們計劃對這個兵種進行細微調整,而不是大幅修改。不少反饋指出補給箱過多,超量的治療和彈藥會導致戰斗僵局。我們正在探討如何修正,包括補給箱持續時間、補給量等,以確保支援兵和其他兵種間的平衡。
· 偵察兵
測試與反饋顯示偵察兵有提升空間,我們同意。《戰地風云》需要對這個角色進行更多強化。我們持續從反饋中探討的是要如何鼓勵偵察兵透過不同訓練路線進行不同的游戲玩法、強化其信息干擾和破壞能力,同時平衡其敵人標記效果。
綜合調整
以上反饋并非詳盡無遺,隨著開發進展,我們將持續根據玩家反饋,逐步優化各方面內容。比如Pre-Alpha階段遭到大量抵制的防彈盾牌已從多人游戲中移除。此外,移動、動畫和地面及空中載具操控也在持續改進中。
當前內容處于Alpha開發階段,部分功能因其復雜性,實現需要更長時間,但我們承諾通過社區渠道和《戰地風云》實驗室,持續向玩家通報進展,攜手共建未來《戰地風云》。
參與其中
溫馨提醒:《戰地風云》實驗室為限額邀請制,我們會及時分享最新動態,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信息。
感謝你加入討論,我們期待不久后在戰場上再會!
上述游戲信息仍然可能因社區討論、玩家數據和來自《戰地風云》實驗室的反饋,隨著我們打造下一個《戰地風云》而調整。我們持續致力向讓我們的社區提供最新進展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