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神奇故事”?——關注我們,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陽,天部陽氣也。 池,屯物之器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之氣。
本穴物質為中渚穴傳來的弱小水濕之氣,至本穴后,受外部傳入之熱,此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陽熱之氣,如陽氣生發之池,故名。
【取穴位置】
位于腕背橫紋中,在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取穴時正坐,手平伸,屈肘向內,翻掌,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輕握手腕處,四指在下,拇指在上,彎曲拇指,指尖下方手腕背橫紋中點處即是。
【功能主治】
疏散少陽風火,通達三焦經絡,主治妊娠嘔吐、耳鳴、耳聾、眼睛紅腫!此穴為治療妊娠嘔吐的特效穴。還可治療腕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以及腕痛無力、肩臂痛不得舉。對耳鳴、耳聾、眼睛紅腫、咽喉腫痛有特效。糖尿病、風濕病等,長期按壓此穴會有很好的調理保健作用。
【配穴舉例】
配風門、天柱、大椎,治寒熱頭痛汗不出
配大椎、風池、百會,治流感
配陽溪、陽谷,治腕關節炎
【理療方案】
按摩
正坐或仰臥,手平伸,屈肘向內,翻掌,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輕握手腕處,四指在下,拇指在上,彎曲拇指,用指尖垂直揉按,穴位處有酸痛感。先左右后,每日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按揉1-3分鐘。
刮痧
用面刮法輕刮30次
每次20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瑜伽
每日堅持練習拜月式:兩手先向左右打開并于胸前合十,配合呼吸進行身體扭轉的連串動作。此式能鍛煉胸大肌并排出體內廢氣,可刺激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等手部經絡及腿內后側的足太陽膀胱經。
【養生說明】
1、緩解手酸
中醫認為,陽池穴(位于手腕部位,腕背橫紋中,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的凹陷處)是腕關節的“保護神”,經常按揉能緩解腕部不適,老年人可于晨起和臨睡前,按揉陽池穴5~10分鐘。需注意的是,當手腕已出現腫脹甚至關節變形時,應立即就醫,以免病情加重。
2、消除手腳冰冷
據醫學家介紹,有54%的女性都有發冷的現象,也就是說每兩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患有發冷癥,可見這種病癥的比例有多大。實際上,每到入秋至冬季期間,總有大批的女性患者到醫院看手、腳冰冷,以及腰寒等疾病。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平衡荷爾蒙分泌,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