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小編是絕對意義上的“電吹”,甚至在向小伙伴們推薦新能源汽車的時候,也會優先向大家“安利”純電車。因為在我們看來,對于我們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如果已經到了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地步,那么純電車就是最好的選擇,成本最低、使用體驗最好,一公里1毛多,屬于很正常的水平……
而且大家都知道,在當下的充電條件下,純電車的使用成本,基本上是最低的,充電便宜、不需要保養,整體是非常省錢的。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在快速突破50%之后,進入了原地踏步模式,不僅不繼續突破60%了,時不時還往回縮點,滲透率偶爾還震蕩下跌!哪怕是在50%左右的滲透率下,插混和增程占比還大一些,純電占比更少了,而在整個乘用車市場,燃油車還是占了一半的滲透率,也就是說,即使電動車非常省錢,還是有一半人堅持選擇燃油車。
那么,這其中的緣由是什么呢?實際上,我們也嘗試和一些堅持購買燃油車的小伙伴們進行溝通,并且也總結出來了一些原因,而這些原因,可能是大家伙堅持不買電動車,乃至新能源汽車的原因。
首先就是續航和充電的不確定性。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城市和高速上的充電樁布局都非常完整,尤其是很多服務區不僅有國網的充電站,同時還有理想、特斯拉、蔚來等品牌的超充站,總體來說是比較豐富的。
但是這其中就存在一個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很多汽車廠商覺得中東部地區、南方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數量龐大,所以可勁兒在這些地方造充電站,但是到了西北地區,很多服務區還是那種老掉牙的60kW充電樁。也就是說,充電樁資源大量集中到了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充電樁的地方,而真正需要充電樁的地區卻布局很少,好像南方人、中東部人不開車到西北一樣!
而且很多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本質上還是太水了,雖然很多純電車的表顯續航里程,動不動就是700公里、800公里,但是真正能較高達成率的車型,還是不太多。所以兩者疊加之下,很多小伙伴就擔心電動車續航不準、充電資源分布又不平均,萬一被撇在路上可咋整,還是老老實實買純電車吧。
其次就是換電池的費用。雖然說現在的電動車,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很多電池的衰減都是比較慢的,所以很多車型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整個用車周期都是不用換電池的。
但是都說了是“正常情況”,還有很多情況是不正常的。比如車輛的底盤電池包被剮蹭,出現漏液、冒煙等情況,而且保險公司還不賠付的情況下,那就要自己更換電池了。這一點大家都知道,更換電池的費用很高,很多動力電池整體更換,價格都在10萬以上,基本上老老實實充電省下來的錢,有可能一次都還回去了,這種消息一多,誰還敢冒險買電動車,畢竟誰也不能保證,開車過程中,一定不出“非正常”情況。
最后就是貶值速度也太快了!大家都知道,最近一兩年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技術和產品迭代速度實在太快了,大家都瘋狂內卷,甚至出現了“一年換三代”的奇幻景象,而這種情況的存在,就勢必會導致一個直接的后果,那就是車輛貶值,畢竟很多廠家在不斷推出新款車型的同時,還在增加配置,降低售價。
所以很多很多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產品,到手就大幅度貶值,一兩萬公里的新車,就剩一半殘值了,這誰受得了,充電省下的那點錢,全被更高的保險、更少的殘值給“吞噬”了!
所以其實雖然新能源汽車在沖擊更高滲透率受阻,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還有一半的人選擇購買油車,至少說明大家對于電動車或者新能源汽車還是有很多忌憚的,而對半的續航打折、十幾萬的更換電池費用、對半的貶值水平,哪一個拿出來,看著都挺嚇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