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蘭德華 通訊員 李雪蓉
正午12時,氣溫已逼近40℃,常虎高速路面的瀝青被曬得發軟,蒸騰起陣陣熱浪。中鐵大橋局常虎高速改擴建五標項目部的食堂里,刁明華剛端起飯碗,手機突然震動起來——廣東省東莞市交投集團高速公路信息服務中心的緊急通知躍入眼簾:“虎崗東行K1469+100行駛的貨車碰撞護欄,沖孔板損壞,需立即前往維修!”
工作中的刁明華。
“老幸,幫我留份飯!”刁明華朝食堂師傅喊了一聲,抓起安全帽就往外沖。作為項目部的高速巡查員,他知道這種事故一刻都耽誤不得。外面陽光正盛,但他顧不上這些,提起工具箱就沖向巡查車。
趕到現場后,刁明華發現沖孔板被撞開一道近3米的缺口,高速車流呼嘯而過,一旦行人或動物誤入,后果不堪設想。高溫下,金屬被炙烤的發燙,他戴著厚手套仍能感受到灼熱。豆大的汗珠順著安全帽帶往下淌,在路面上瞬間蒸發。他先用警示錐圍出安全區域,再用鐵絲網緊急封閉缺口。每一個動作都要格外小心,既要防止自己被燙傷,又要確保臨時圍擋牢固。路過的大貨車帶起的熱風裹挾著塵土撲面而來,刁明華的眼睛被汗水浸得生疼,卻騰不出手來擦。
1個多小時后,臨時處置終于完成。刁明華的工裝早已濕透,緊貼在背上。回到項目部時,食堂已經結束供餐,但細心的同事早已為他留好了盒飯,還貼心地用保溫袋裝著。他扒開盒飯,就著瓶裝水狼吞虎咽起來。“下午還要全線巡查,得抓緊時間。”他邊吃邊翻看手機里的工作群消息。
下午的巡查從2點開始。常虎高速改擴建路段全長13公里,刁明華要逐一檢查沿線所有安全設施:沖孔板是否損壞、逃生門能否正常開啟、施工區域隔離是否到位。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卻關系著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他的巡查車上常備著各種工具:鐵絲、鉗子、警示標志等。他說:“遇到再小的問題,都要當場就得處理,不能等。”
作為高速公路的安全守護者,刁明華和同事的工作職責遠不止日常巡查。每當出現突發險情時,他們始終踐行著“快一秒處置,多一分安全”的工作信條。
今年2月,項目部負責施工的常虎高速改擴建路段發生一起貨車側翻事故,導致貨物大面積灑落高速路面及橋下施工空間,現場交通中斷且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事故發生后,刁明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協調救援人員和機械設備積極配合交警、路政及清障部門開展清障救援工作,為恢復交通爭取了寶貴時間,將事故對交通的影響降到了最低。2025年上半年,項目部榮獲東莞高速公路大隊授予的“安全示范單位”稱號。
晚上10點,完成第三次巡查的刁明華終于可以稍作休息。辦公室里,他正在更新當天的巡查記錄:修復沖孔板5處、更換警示標志3個等。這樣的數據,他每個月都要記錄上百條。
“這個崗位看似普通,卻關系大家的出行安全。哪怕一只小動物誤入,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高速安全不容馬虎。”他摘下安全帽,夜風輕拂,吹散了他一天的疲憊。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