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兒子滿月酒,我封500紅包,小叔子封1000,婆婆嫌我小氣,我轉(zhuǎn)身就走
“人比人氣死人,禮比禮扎死人。”
這話我在小姑子兒子滿月酒那天,算是親身見識了一回。
我叫徐曼,今年35歲,是湖南岳陽人,嫁到南京已有十年,丈夫叫林志恒,是一名地鐵檢修員,我們倆都是普通工薪階層,我還要兼顧女兒和一份超市的文員兼職。
家境談不上拮據(jù),但算不上闊綽,生活靠著兩人精打細算過得去。
我和林志恒結(jié)婚多年,從談戀愛到步入婚姻,最難搞的從來不是錢,而是我那事兒事兒的婆婆——王秀珍。
她有一個掌上明珠的女兒,小姑子林雪怡,比我小五歲,剛結(jié)婚沒兩年就生下了寶貝兒子。
那孩子一出生,王秀珍就恨不得抱著轉(zhuǎn)圈兒炫耀:“我們林家要出大人物咯!”說得像是中頭獎一樣。
滿月酒前幾天,婆婆就各種打電話提醒我:“曼曼啊,到時你穿得精神點,別給我們林家掉份。”
又說:“你們兄嫂,長嫂如母,這禮金要‘拿得出手’啊。”
我聽懂她那話外音了——意思就是讓我們多封點。
那天吃席是訂在鎮(zhèn)上的一家酒樓,我和志恒商量好,我們這日子本就不寬裕,再說平時也沒見雪怡關(guān)心過我們一分一毫,500塊圖個心意,禮到人到,情分也到了。
誰知我們剛交完紅包進廳,就聽到王秀珍在旁邊翻包數(shù)錢,她一邊數(shù)一邊小聲嘟囔:“唉喲,這500也好意思來,怎么不跟志斌學學,整整封了1000塊,果然是親弟弟。”
她說得雖輕,但偏偏就沖著我這方向講的。
我的臉騰地燒了起來。
更讓我刺耳的是小姑子湊過來說:“嫂子,你是不是錢包丟了啊?我還以為你怎么也封個千兒八百呢。”
我心里窩火,正想懟一句,婆婆忽然站起身喊:“曼曼,咱林家這么喜慶的事,你也不大方點?你來我們家這么多年,一直就小家子氣,看得人都寒磣。”
這一刻,我手心發(fā)熱,腦袋“嗡”地一聲。
我深吸一口氣,咽下剛到嘴邊的“狠話”,但下一秒,我放下手里的手包,轉(zhuǎn)身就走。
誰都沒攔我,可能是以為我一會兒就灰溜溜回來,但我沒。
回到家,我把鞋脫了,把頭發(fā)扎緊,電話一個個關(guān)機,孩子安排好了,我坐在沙發(fā)上點開銀行APP,默默地把賬目理清。
我想清楚了,這個家,我付出很多,卻換不來最起碼的尊重。
三天后,婆婆來敲門,嚷嚷著:“你這人怎么這么任性,雪怡都說你氣氛搞僵了,還得我們道歉?”
我冷笑:“不想給就別要,非要要就別嫌少。我500塊,是我們小兩口一天三頓飯、一周兼職換來的,不比你那小兒子的一句嘴甜廉價。”
志恒在旁邊低頭不語,我補了一句:“從今往后,林家人情事你們辦,我隨禮不隨人。”
從那之后,婆婆再也沒當眾挑我禮輕,雪怡也不再沖我擺臉色。
她們可能是看明白了——這嫂子不是軟柿子,捏幾次就該長記性。
“敬酒敬到心里,才叫情分;數(shù)錢數(shù)到臉上,那就是羞辱。”
講理得靠人心,不是靠賬本來綁架。
你嫌我禮輕,那你該問問,你值不值得我重情重禮。
正所謂:份子錢要隨心,臉面不能當理——禮數(shù)不等于人情價,別把親人逼成了仇人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