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一段錄音曝光在美國引發軒然大波。錄音內容顯示,特朗普在一次籌款活動中放出驚人之語:如果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美國將轟炸莫斯科。
這段話并非空穴來風,其實早在2024年5月就有媒體提及,只不過當時沒有實錘,如今錄音的流出,讓事件再次成為焦點。而特朗普的這番話,不只是對普京的警告,更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操作。
他還順帶“威脅”了中國,聲稱若中國武力統一臺灣,美國也將“轟炸北京”。中方的反應直接且嚴厲,國防部發言人毫不含糊地指出,這種言論極其瘋狂,毫無理智可言。
讓人更加瞠目結舌的是,這位曾試圖以“和平調停者”自居的前總統,居然還在6月被巴基斯坦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理由是他在印巴危機中起到了“關鍵斡旋作用”。但印度政府對此明確否認,甚至印度總理在與特朗普通話中強調,印度過去不會、將來也不會接受任何外部調解。
這一提名在巴基斯坦國內也引發了強烈反彈。一位前駐美大使直言,這種行為完全不代表巴基斯坦人民的意愿。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在幾乎同一時間里批準了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使得整個中東局勢一度瀕臨失控。此舉直接激怒了整個伊斯蘭世界,巴基斯坦議員公開譴責他“根本沒有任何和平的影子”。
于是,巴基斯坦參議院迅速遞交決議,要求撤回對特朗普的提名。盡管這一決定可能在國際上丟面子,但比起成為國際笑料,撤回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
這場政治鬧劇背后映射出的,是特朗普慣用的政治操弄手段——一邊高唱和平,一邊悄然點燃戰火。
與此同時,臺海局勢也在不斷升溫。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上臺后,公開拒絕“九二共識”,并在多次講話中釋放挑釁性信號。
美國也毫不掩飾地支持臺灣,連續對臺出售F-16戰機和反艦導彈,軍艦頻繁穿越臺灣海峽,態度極其強硬。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甚至于2023年公開了一份戰爭模擬報告,詳細描繪了美軍對中國大陸進行全面空襲的設想。
報告中的五步作戰計劃堪稱駭人聽聞:先用電子干擾瓦解中國雷達系統,隨后出動隱形戰機、轟炸機攻擊中國沿海軍事設施、電廠和兵工廠,接著炸毀橋梁道路切斷運輸線,最終動用航母戰斗群攻擊上海、寧波等重要城市。
但這個看似“精密”的戰爭計劃,卻被軍事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根本脫離現實。中國如今的國防能力早已今非昔比,解放軍擁有近5000枚導彈,三艘航母、強大的055型驅逐艦、防空系統和隱形戰機。
更重要的是,中國已具備完整的反導體系和地下指揮系統,可以在遭遇空襲時迅速轉入戰時狀態,殲-20戰機也能夠與美軍的F-22、F-35抗衡。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即使勉強擋住中國統一臺灣的行動,所付出的代價將是毀滅性的:幾十艘軍艦、幾百架飛機、上萬士兵的損失,甚至兩艘航母沉沒都不是危言聳聽。
經濟層面也不容忽視。戰爭一旦爆發,中國沿海經濟雖然會受到沖擊,但美國的后果更為嚴重。其全球軍事部署如“十指按十蚤”般脆弱,一旦抽調兵力應對臺海局勢,其他地區極可能陷入混亂。中東、歐洲、南美乃至非洲,都是潛在的火藥桶。
美國國內也難以承受戰爭成本。如今債務已高達36萬億美元,戰爭所需的巨額開銷將進一步拖垮本就病態的經濟體系。曾經的越南戰爭幾乎讓美國經濟崩盤,而面對一個擁有核武器和先進軍工體系的中國,美國能承受得起后果嗎?
更令人警覺的是,2025年1月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后,中美關系并未緩解,反而因為其對華政策持續強硬而更趨緊張。
美軍高層已多次在公開場合對中國的軍力表達擔憂,例如印太司令帕帕羅就坦言,自己因中國軍事現代化速度過快而“從夢中驚醒”。
美軍高層的焦慮并非空穴來風。中國的導彈遠程精度不斷提升,導彈圓概率誤差已縮小到10米以內,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東風-21D航母殺手、東風-26關島殺手等系列武器早已部署就緒。
美國遍布西太平洋的軍事基地,正是這些導彈的靶心。從日本的橫田、嘉手納,到韓國的烏山,再到菲律賓新增基地、關島的“不沉航母”,這些基地雖然看似堅不可摧,實則在中國導彈面前如同紙糊。
中國的作戰理念早已成型:首戰即決戰,必須速戰速決。俄烏沖突的教訓早已說明,戰爭拖得越久,越是泥潭。中國絕不會犯俄羅斯那樣的戰略遲疑錯誤。真正的軍事博弈,從第一枚導彈發射的那一秒,就已經決定勝負。
與此同時,美國軍隊自身也難堪重任。海軍雖仍有一定優勢,但空軍、陸軍早已被中國趕超或拉近距離。
尤其是美軍空軍在第五代戰機項目上已被中國追平,第六代機甚至被中國率先試飛。這種情況下,妄圖靠空襲阻止中國統一,只能是白日做夢。
而特朗普所謂的“炸莫斯科”之言,不過是他慣用的威脅伎倆。他試圖用這種方式讓選民看到其“強硬領導力”,為自己的選戰造勢,掩蓋其外交政策的混亂無序。
但普京早已不吃這一套。就在美方放話之際,俄羅斯不但沒有退讓,反而發動了俄烏沖突以來最大規模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用實際行動回應美國的“口頭威脅”。
俄羅斯方面還提出了一連串苛刻的停火條件,全面解除制裁、承認四州歸屬、歸還凍結資產,可謂寸步不讓。
同時還通過法律修正案,允許外籍和無國籍人士加入俄軍,為潛在的長期戰爭做準備。這種做法正是特朗普無法掌控的對手所展現的“戰爭意志”。
普京的強硬,也讓特朗普原本設下的“私人關系外交”徹底破產。他曾試圖通過討好普京來換取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的讓步,結果卻被普京牽著鼻子走,如今惱羞成怒之下,只能用“炸莫斯科”來挽回顏面。
但世界早已明白,真正的和平從不是靠嘴巴說出來的,更不會從一個動不動就要發動戰爭的政客手中降臨。從貿易戰、建墻、退出群體國際協議,到如今威脅轟炸別國首都,特朗普的每一步都在撕裂世界秩序。
中國,始終秉持和平統一的原則,始終在謀求臺海的穩定。并非畏戰,而是深知戰爭代價巨大,維護和平才是對人民最負責任的選擇。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會退讓半步。對任何試圖干涉中國內政、阻礙統一進程的外部勢力,中國都有足夠的實力和意志亮出底牌。正如一句古語所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雖遠必誅。”
特朗普的“炸莫斯科”錄音,不過是一場政治秀。但這一秀不僅暴露了其狂妄,也再次打破了世界對美國所謂“和平政策”的幻想。
中國已不再是那個任人擺布的東方大國,任何威脅都將被堅定回擊。歷史的方向不可逆轉,臺海的歸屬更不容置疑。
信息來源:
[1]特朗普:曾威脅普京,要“轟炸莫斯科” 新華社
[2]美媒爆料特朗普曾揚言“轟炸莫斯科”,克宮回應:你們應該去問白宮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