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裝電梯本是一件便民喜事
但現在卻變成了一件煩心事
上海楊浦區政立路687弄
東方錦園小區15號樓的加梯項目
停工已有4年
為何“爛尾”了?
現場遺留的鋼架又該如何處置?
上海一小區加裝電梯“爛尾”已經停工4年
今年1月6日,東方錦園小區收到了一份民事判決書,是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針對一起“排除妨礙糾紛案”的二審判決。
提起訴訟的是加梯項目所在小區15號樓的3位居民。被訴方則是14號樓的01室居民。15號樓居民因14號樓01室居民對于加梯項目施工的妨礙提起了訴訟,但判決并未支持15號樓居民的訴求,而是要求加梯施工“暫緩進行”。
15號樓北側,藍色的施工圍擋將樓棟口至綠化帶的區域全部圍了起來,施工圍擋內,是鋼質電梯框架。從一側繞進施工圍擋內,地上散落著不少尚未來得及焊接上去的方形鋼管。細看可以發現,焊接部位和鋼架邊緣處生銹。從居民處得知,早在2021年7月,該加梯項目就已停工,一直停到今天。
鋼架焊接部位和邊緣處已明顯生銹。
據悉,15號樓的加梯工程由一家名為“燦維”的公司代建,總價76萬元,2020年8月28日獲得規劃許可。2021年5月,15號樓電梯基坑開挖后,14號樓01室的居民察覺不對,開挖的基坑邊緣接近14號樓門幢入口。
當年6月,鋼架開始焊接豎立,體積巨大的電梯和連廊不僅遮擋了14號樓01室北臥室和衛生間的采光,站在連廊里,可直視14號樓01室臥室和衛生間。
對此,14號樓01室的居民反對加梯工程繼續施工。同時,14號樓01室居民還測量發現,鋼架的寬度將近3.8米,遠超此前規劃公示圖紙上的3.4米,未按規劃許可圖紙施工。該居民隨即向規劃部門舉報,當年7月16日,楊浦區規資局責令加梯工程停工。
相比常見的加梯項目,15號樓的框架整體看起來要大不少。
此后的2021年8月至10月期間,盡管代建方就更改過的加梯設計圖紙重新進行了公示,楊浦區規資局也于當年10月28日發出《恢復施工通知書》,由于14號樓01室居民的阻撓,施工未能恢復,直至雙方對簿公堂。
施工圖紙和規劃許可的圖紙不一事出有因,是代建方拿到了房屋的原有圖紙后,為了避開房屋地下室的圍墻而不得不做出的修改。但一二審法院在審理中均指出,代建方更改施工方案后,盡管補了規劃上的公示等環節,但未按照流程要求重新進行安全性論證。
因此,一、二審法院均作出了加梯工程“在新安全論證意見出具之前應暫緩進行”的判決。
居民愿意承擔60萬元損失但代建公司置之不理
15號樓居民同意拆除鋼架嗎?電話中,丁女士明確告知記者,盡管居民已經為加梯支付了60余萬元,但對于目前的結果,15號樓居民是“認”的,也愿意承擔損失,不會阻攔鋼架的拆除。
那誰來拆呢?今年2月12日和2月14日,新江灣城街道曾搭建平臺召開協調會。會上,政府部門建議“由15號樓業主與代建單位按照合同溝通中止,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此,丁女士稱,他們試圖聯系過代建公司“燦維”,但“燦維”只給丁女士扔下一句“不要來找我們了”。
今年7月3日,記者也試圖根據施工圍擋上留下的電話聯系“燦維”,接電話的是“燦維”的一名原銷售,他自稱已離職,且目前正向“燦維”追討欠薪。
“天眼查”顯示,“燦維”目前涉及大量的法律訴訟,且多為被告。記者隨后輾轉聯系到“燦維”公司一名負責人,對方先是強調“建的時候政府有發文,要拆除也需要政府發個文”,隨后又索性稱“早已轉行,不會去拆了”。
施工圍擋內、地上散落著不少尚未來得及焊接上去的方形鋼管。
“鋼架一直露天矗立銹跡斑斑,施工現場雜亂,影響了小區的通行和面貌,難道一直這樣晾下去嗎?”日前,東方錦園的居民向記者求助,呼吁政府部門盡快介入,找到“燦維”公司,協調它拆除鋼架并退還尚未使用的加梯款項,或者尋求其他的拆除方案。
對此,你怎么看?
在評論區討論一下吧~
來源:五角場周到、上觀新聞、上海民聲直通車、勞動報
編輯:李寧馨、陳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