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荊州城區拆圍透綠的事情,我們更荊州已經多次撰文關注,包括文章《》和《》,這件事也曾在6月初贏得央視新聞聯播的點贊。
一般來說,這些圍擋里面,都是雜草叢生,但是,最近,荊州城區一處年限比較久的圍擋被拆除,卻露出了一個菜園子。
圍擋被拆除露出菜園子 種著南瓜、玉米、芝麻……
小編所說的這個圍擋是在沙市區太岳路和首輔路的交界處,就在這兩天,這里的圍擋終于被拆除了,這應該屬于沙市區最后一批被拆除的圍擋之一了。
和很多陳年空氣一樣,靠近路邊的這塊有很多雜草,但是如果往里面看,就會發現別有洞天。
里面種植著成片的芝麻,按照這分布規模和長勢來看,絕對不是自然形成,應該算是一個中型的菜園子了。
因為里面比較深,小編沒仔細去看還有什么菜,但簡單觀察了下,至少有南瓜、高粱等作物。
是誰在圍擋里面種菜?
那么,究竟是誰在這個圍擋里面種菜?他們又是怎么進去的呢?
想要回到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這個地方原來是什么位置。
該地塊屬于政府收儲土地,由于未能及時出讓而閑置。 小編了解了一下,這里原來是荊沙村五六組,以前在這里住的基本都是有著多層樓私房的村民,那時候,很多人在自家門口的院子里面種菜。后來,這里拆遷后,這里的村民就還遷到周邊的小區進行居住了。
所以,在這里種菜的人,大概率可能還是原來這里的村民,一來有著種菜的習慣,二來住得也比較近。
那這些村民是怎么進去的呢?因為小編平常經過這個地方比較多,所以還有一定發言權,有的是通過圍擋縫隙進去的,有的是搭梯子翻閱圍墻進去的,小編不只一次看到過有人搭梯子翻圍墻。
現在圍擋被拆除后,這里肯定會被改造,之后這些農作物肯定也不會被保留。
這里會變成什么樣子?
那么,這里被拆除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按照規劃,中心城區陸續拆出的空地,將因地制宜改造成停車場、公廁、社區食堂、口袋公園等設施。
如果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平整土地,變成停車場,“既要回應群眾期盼,又不能造成新的浪費。
不過,最近小編還看到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做法,比如江津路和荊沙大道的兩個圍擋被拆除后,里面除了進行一些植樹補綠,還放置了一個適合打卡牌照的裝置(比如卡通人物造型等)。
另外, 北京路與塔橋路西側的圍擋被拆除后,變成了一個綠地游園,前不久,沙市區的有關部門還在里面進行了一場音樂會。
最后,小編想說,堅決向遮丑式的“面子工程”說“不”,大面積拆除城區圍擋,以‘素顏’接受各方審視,荊州的這一行動,確實值得點贊。
所以,你覺得這個空地改造成什么樣子最合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