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青蔥
最近奇瑞集團公布了6月汽車銷售成績單,共賣出汽車233607輛,表現還是非常亮眼的。不過也發現個有意思的事兒——奇瑞家的倆“孩子”,iCAR和智界,6月銷量卻差了不少。其中iCAR賣了10868輛,是智界銷量2459輛的四倍多。那么同樣是新能源品牌,為啥銷量差距這么大呢?
仔細琢磨,這倆車背后的“智囊團”不一樣。iCAR是小米智米團隊操刀的,帶著濃濃的小米味兒;智界則是華為在背后撐腰,走的是高端科技范兒。
先說說iCAR,智米賦能iCAR的思路,就是精準定位年輕人市場。這就和剛成立時的小米一樣,選擇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在價格策略上,iCAR車型定價在10 - 16萬區間,對預算有限的年輕人來說極具吸引力。讓無論是剛畢業的學生還是剛上班的年輕人,都能咬咬牙拿下自己“人生里的第一臺車”,滿足日常通勤與短途旅行需求。
設計上,iCAR V23復古方盒子造型搭配圓眼大燈和外掛小書包,個性十足,符合年輕人追求獨特的審美心理。iCAR車型的設計也很懂年輕人的小心思——周末想露營?后排座椅放倒能當床;怕停車麻煩?智能泊車功能安排上;手機想連車機?秒連不卡頓。這些功能不一定多尖端,但用著順手,就是年輕人想要的。更難得的是iCAR把小米重視與用戶互動的基因也“繼承”了過來,通過積極運營官方社群,快速響應并調整權益,增強了用戶對品牌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再看智界,和華為一樣,走的是高端智能路線,產品覆蓋中高端價格區間。該說不說華為的技術確實牛,這也讓智界無論是智能駕駛還是車機系統流暢度,業內都得豎大拇指。但價格擺在那兒,最便宜的也得22萬往上了,對大部分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還是有點壓力的。而那些高端功能,比如高階智駕,在城市里開其實用得不多,反而顯得有點“過剩”。就像買手機,年輕人更想要性價比高、夠用的,而不是功能堆到頂但價格也頂到天的。而且智界在與年輕用戶互動方面,也沒有像iCAR那樣深入,難以在年輕群體中形成強烈的品牌認同感。
說白了,iCAR就像當年的紅米手機,精準踩中了大眾需求的痛點——價格親民、功能實用、顏值在線。而智界更像早期的高端機,技術雖強,但離多數年輕人的生活有點遠。如今的汽車市場,年輕消費者正逐漸成為購車主力,他們追求個性化、智能化,同時對價格敏感。iCAR這種“接地氣兒”的打法,自然更受待見。當然,汽車市場向來都是瞬息萬變的,華為的技術積累擺在那兒,說不定哪天智界也能推出年輕人買得起的車型。但就目前來看,iCAR這套小米式思路,確實在銷量上贏了一局。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