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
2025年盛夏,福建各級工會職工子女暑托班如約而至。全省工會持續推動服務提質擴容,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和體育鍛煉,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成長中收獲友誼,并逐步實現“托管”與“育人”的雙重目標。
今年,工會暑托服務再度升級。各地暑托班課程巧妙融合非遺文化體驗與紅色精神教育,讓孩子們在沉浸式學習中進一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溫革命歷史,厚植愛國情懷;針對外賣員、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創新開設新業態職工子女暑托專班,破解午間“看護真空”難題;邀請勞模工匠加入服務隊伍,以榜樣力量滋養童心。這場由工會精心策劃的成長之旅,正通過文化傳承、社會關懷與勞模引領的三重奏,奏響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夏日樂章。
福州:紅色故事潤童心 非遺文化培新苗
隨著百年古厝林森公館的閩劇樂聲緩緩響起,“非遺薪火傳·暑托戲童年”2025年福州工會職工子女暑托班暨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專項暑托班倉山專班拉開帷幕。今年,市總工會不僅將非遺文化體驗融入暑托課程,更將紅色精神教育貫徹于實景課堂中。
開班后的首堂課,便是組織孩子們參觀林森故居及生平展,在愛國教育長廊聆聽“林森力保閩劇火種”的感人事跡,進行戲曲閩劇、童謠研學互動。
餓了么配送員余增燊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參加了此次暑托專班。“平時我們夫妻忙于工作,孩子一放暑假我們就頭疼。”余增燊感慨道,“現在,孩子上午學愛國故事,午餐健康營養有保障,下午學演非遺閩劇,工會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據了解,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午間看護真空”難題,暑托班還貼心提供免費營養午餐和“早8晚6”全日托管,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廈門:聚力暖“新”助夢行 匠心潤蕾促成長
“五、四、三、二、一!”
在禾山街道韜瑞廣場開心社工共享職工之家,隨著倒計時結束,湖里區2025年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暑托班“暖新開啟”環節正式啟動。領導嘉賓與孩子們共同放飛象征多彩課程的七彩氣球,宣告暑托班正式啟動。
今年,廈門工會暑托班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為職工子女提供學業輔導、心理關懷、戶外活動、兒童發展等多元化服務。除基礎課業輔導外,工會更積極引入勞模工匠資源,將紅色思政與勞動精神融入課堂,并廣泛動員職工志愿者、專業人才及社會組織等公益力量參與。通過資源整合與多方聯動,力求為暑托班提供更精準、優質的服務。
泉州:勞模精神傳薪火 暑期托育啟新程
近日,在石獅市總工會“薪火童行 百載傳承”暑托班開班儀式上,全國勞動模范林麗娜“大手”牽“小手”,結合自身經歷,將百年工運史化作生動的故事,為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班第一課”:從早期工人階級的覺醒抗爭,到新時代產業工人在科技創新、大國重器制造等領域的突破。孩子們圍坐傾聽、好奇發問,勞模精神的“薪火”在童聲童語中悄然傳遞。
“當時工作條件那么艱苦,您是怎么堅持下來的?”“成為勞模是不是要特別厲害?”……面對孩子們純真的提問,林麗娜耐心解答:“靠的是對崗位的熱愛和責任感。只要大家腳踏實地、努力學習,未來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福建泉州工會暑托服務為職工子女“繪”彩色夢想。李亮 攝
與此同時,一場承載著“彩色夢想”的暑托之旅也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宮(東海宮)正式啟航。孩子們在工會志愿者引導下,興致盎然地動手制作“暑期目標卡”——讀三本冒險故事書、上手工課、學習南音非遺技藝、體驗科技研學、跟新朋友一起做游戲……一張張小小的卡片,承載著童真童趣的奇思妙想,凝結著對自我成長的初步規劃。“這個夏天,我要把目標卡上的‘小星星’都點亮!”三年級的小朋友張歡說。
莆田:安全為基護童行 多元課程啟心智
“小朋友們知道火有什么作用嗎?”“火又會帶來哪些危害呢?”……在2025年莆田市總工會關愛職工子女暑托班開班儀式現場,城廂區消防大隊鳳凰山消防站的“安全守護者”黃凌偉正以互動問答的形式,開啟暑托班的“安全第一課”。生動講解與趣味問答相結合,為孩子們打開了消防安全知識的奇妙大門。
在鋪尾社區服務點,安全教育同樣精彩紛呈。中國好人、紅十字金盾志愿服務隊隊長李海東手把手教孩子們心肺復蘇急救技能,民警志愿者則通過仿真毒品模型展示與互動游戲,為孩子們帶來生動的毒品安全教育課。“原來彩色糖果和飲料瓶也可能是毒品偽裝的!”小學生小林指著展臺上的模型分享新知。這些來自專業救援與警務力量的沉浸式安全課,將急救技能與防毒知識深植童心,也讓暑托班安全教育更顯立體。
李海東手把手教孩子們心肺復蘇急救技能。涵江區總工會 供圖
除安全知識教育外,今年莆田工會暑托班課程還涵蓋了傳統文化體驗、書法、中華武術、無人機操作、益智科學實驗、手工創作及暑期作業輔導等內容。課程設計既貼合孩子們的興趣培養需求,也滿足了企業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對子女全面發展的期待。
龍巖:閩西漢劇進暑托 傳統文化潤童心
當國家級非遺閩西漢劇邂逅暑托萌娃,會碰撞出怎樣的文化火花?在武平虹橋幼兒園內,華服水袖翻飛,鏗鏘鑼鼓激蕩,惹得孩子們驚嘆連連。
這場由工會為暑托班精心策劃的“非遺課堂”,讓孩子們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舞臺上,演員們用高亢激昂又飽含深情的演唱,將經典漢劇《蝴蝶夢?汲水》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一曲終了,演員們邀請孩子們上臺體驗,學臺步、甩水袖、擺亮相……孩子們踴躍參與,學得有模有樣,小臉上寫滿了興奮與好奇。
孩子們跟著漢劇演員學習戲曲動作。受訪者供圖
當最后一曲《魏侃夫》落下帷幕,孩子們仍意猶未盡地哼唱著剛學的曲調。“看到孩子們眼里的光,就知道文化的根脈有了新的守護者。”一位漢劇演員感概道。由工會主導的“非遺暑托班”,此刻不僅是解決暑期“看護難”的民生工程,還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播下傳統文化的火種,讓傳統的閩西漢劇在年輕一代的土壤中煥發新生機。
在漳州、南平、三明等地,職工子女暑托班也正在陸續開班,圍繞一線職工需求,重點聚焦困難職工、留守職工、環衛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子女,開展如紅色研學、安全講座、傳統中醫、趣味運動、書法繪畫等多元化課程,滿足職工子女健康成長所需。而在寧德福安,工會針對外賣員、快遞員等群體在午間工作高峰無暇顧娃的特點,特別開設了新業態職工子女暑托專班,為孩子們提供免費午餐與午托服務。
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全省工會共舉辦暑托班4782個、服務職工家庭近13萬戶;今年,全省工會暑托班預計突破1500個,將覆蓋職工子女超2.5萬人。(金語萱 謝政藝 葉珩 林瀅 湖工文 石工文 李亮 莆工文 涵工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