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段時間最火爆的綜藝節目,那肯定是《跑男》、《中餐廳》、《五十公里桃花塢》等等這幾個了。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要說混得好的,那還得是這些做了好多年的老牌綜藝。
老牌綜藝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觀眾群體非常穩定。
只要節目一開播,根本不需要做宣傳和推廣,收視率可以說是自動會達到頂峰。
正常情況下,綜藝節目的播出時間都是固定的。
只要每年到了這個時間,網友就會自動去關注相關內容。
說白了,節目組只需要正常拍攝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綜藝節目的嘉賓基本上都是大明星,而且每檔綜藝節目都有流量非常高的明星。
現在這個娛樂圈,追星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當節目開始錄制之后,自然會有人去拍攝。
當這些路透信息出來之后,很多網友便會在社交平臺去傳播。
實話實說,網友這種主動傳播的模式,遠比那種節目組的宣傳推廣要強太多。
《五十公里桃花塢》這檔綜藝節目的設計是相當好的。
別看現在節目已經做到第五季了,很多人提起來都會一下子想到第一季的尷尬名場面。
在每年節目播出之后,基本上都會出現尷尬。
幾季節目下來,節目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的套路。
在一開始初見面的時候,肯定會有尷尬,節目組就重點營銷尷尬。
即便是互相之間沒有尷尬,那節目組也會想盡辦法設計出各種能讓人尷尬的環節去讓大家尷尬。
比如這一季的站在升起的圓臺上自我介紹,真的是非常尷尬的。
雖說大家互相之間有些人并不是太熟悉,但肯定都聽說過對方,或者說是在電視上見過對方。
說白了,互相之間再不認識,那也是一個網友見面的場景,并沒有那么不熟悉。
本來大家只需要坐在那里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就可以了。
可是話說回來,這么介紹是沒有任何話題的。
這也就是為什么節目組非要讓人站到那么高的臺子上介紹自己的原因。
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并沒有尷尬的見面變得非常尷尬,這樣才能有話題。
當前面營銷完見面的尷尬之后,接下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了。
在這幾季的節目中,每一季都有這樣的矛盾。
這一季也不例外,比如寧靜和朱丹之間的矛盾,歐陽娣娣一開始就被壓得喘不過氣,哭到不行。
這些尷尬、矛盾、沖突,全都是《五十公里桃花塢》慣用的伎倆。
在一開始的幾期節目中就是圍繞這樣的東西來做文章。
當節目進行到中期之后,那就開始營銷各種關系融洽了。
從尷尬到無話不談的好友,這就能給人營造出桃花塢這個地方非常讓人向往的氛圍。
在節目進行到最后的時候,那就是全員不舍的離別。
大家的關系都非常好,通過剪輯就會讓人看到一個關系的蛻變。
每年的《五十公里桃花塢》都是如此。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有一個人的表現是讓人非常喜歡的。
那就是朱珠。
這一次,朱珠把真人秀的“虛偽”撕了個粉碎。
在每一季的節目中,節目組都會做一個雷打不動的環節。
那就是行為藝術。
這一季也不例外。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就迎來了“籠中人”的行為藝術。
這個活動的介紹是這樣的。
卡爾薩根說,宇宙中的星辰比地球的沙粒還要多,可人類,宇宙的邊際未曾觸摸,高墻卻澆筑了一堵又一堵,你被什么困住了,在雪山旁邊,打開籠子,喊出對它的無奈、抵抗、釋然。
當這個活動發布之后,所有人都開始各種思考,各種想自己被什么困住了。
你別說,在這次的活動中,有幾個人還是說得非常好的。
當然,最讓我驚喜的就是朱珠,說得讓我非常佩服。
朱珠說“這個話題其實從開始問我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就是一直在想,然后,我最開始聽到仁科那首詩的時候,我是很震撼,然后又聽到所有人的分享,睇睇全程都在哭,還有包括小董、翊然什么的,把自己的內心都敞開,他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我是覺得為什么要讓我們去這么說,為什么要讓我們去剖析自己,這些話題應該都是我們對最好的朋友,最信任的人,或者心理醫生說的,我也想過可能要把自己內心的很多東西挖出來,但是又覺得很沒有安全感,然后我又想說要不然分享點有的沒的算了,但是又覺得那就更沒有必要了,所以我被這個話題困住了”。
朱珠這番話說的非常好。
首先 ,這只是個真人秀,大家彼此只是在鏡頭面前展示得熟悉,但并沒有熟到可以把自己的全部展示在對方面前。
換句話說,你內心深處的那份傷痛,展示出來也并不能得到別人的共情,反而可能會迎來網暴或者是各種質疑。
其次,這樣的話題有些人確實是說了一些有的沒的,就是為了這個活動而編造出來的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甚至還有一些假大空的東西。
正如朱珠所說,這樣的東西有什么說的必要呢?
觀眾并不需要這樣的雞湯,更不想聽這種非常敷衍的“真心話”。
最后,這樣的話題必須要與眾不同。
每次遇到這樣的行為藝術,每個人都會卯足了勁去想要表達一些什么。
說白了,只要說得好,那就是可以圈粉的,而且可以迅速出圈。
為了這樣的目的,很多人都非常努力地想要去找話題。
相信大家也聽到了,有些人說得非常高大上,而且都是那種非常有詩意的雞湯句子。
然而,為了這樣的一個活動,很多人都是費盡心思,甚至是會準備很長時間。
那么問題來了,這樣的活動真的有意義嗎?
朱珠說得很對,這樣的行為藝術困住了每個人。
不過,除了朱珠之外,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做那個“籠中人”,這真的是太虛偽了。
本來這樣的活動意義在于讓自己打開枷鎖,但最終這個活動卻成了很多人的枷鎖。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在第一季的時候就請了一位專門搞行為藝術的嘉賓。
在第一季的時候,行為藝術活動簡直是太多了,以至于所有塢民都產生了逆反心理。
前車之鑒已經證明了,行為藝術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參與的,現在還每一季都強行讓人參與,關鍵節目組還要問大家被什么困住了。
我相信不只朱珠一個人是被這個話題困住了,但只有朱珠是敢于說出來的,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